特写:送别黄永松

发布时间:2024-12-22 23:24:51 来源: sp20241222

黄永松生前照片(图为他站在汉声书店的门前)。新华社记者 黄扬 摄

黄永松生前照片(图为他站在汉声书店的门前)。新华社记者 黄扬 摄

  ??新华社台北3月27日电 特写:送别黄永松

  ??新华社记者赵博、齐菲

  ??27日中午,台北市立第二殡仪馆至真厅,一场简短而温馨的告别式正在举行。亲朋好友相聚,一同送别台湾知名出版人、《汉声》杂志创办人黄永松。

  ??黄永松1943年生于台湾桃园,1966年毕业于台湾艺术专科学校,1971年创办英文版杂志《ECHO》,记录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1978年,《汉声》中文版创刊,至今已出版200多期,很多内容成为业内田野调研与文化整理的样本。

  ??过去半个多世纪,黄永松与《汉声》团队奔走两岸,抢救、挖掘、整理民间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老师主张‘小题大做’。每个专题都要经过长久准备,扎下很深的根。”汉声出版社总经理温碧光说,这也成为“汉声人”坚持的工作作风。

  ??“山西面食”“贵州蜡染”“福建土楼”“老北京的四合院”“苏南水乡妇女服饰”“西北高原的花儿会”……主题式的调查报道、精美的图文讲解,形成《汉声》独树一帜的风格。

  ??2006年,美国《时代》杂志推出“亚洲之最”专题报道,将《汉声》杂志选为“行家的出版品”。2013年,黄永松获得由中华文化促进会颁授的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称号。

  ??3月4日清晨,黄永松辞世,享年81岁。

  ??伴随着轻柔的钢琴曲,告别式有条不紊进行着。近200名前来吊唁的各界人士,挤满了灵堂。人们观看记录黄永松生平的短片,依次上前鞠躬致意,向这位可敬的老人做最后道别。

  ??黄永松生前好友庄灵、陈夏生夫妇,相互搀扶着来到告别式现场。谈起对黄永松的思念,两位老人的眼角泛起泪光。

  ??30多年前,陈夏生与《汉声》合作出版《中国结》,成为第一本讲解中国传统结饰技法的专书,也推动“中国结”成为华人世界家喻户晓的文化符号。2011年,通过黄永松“牵线”,宁波慈城设立“中国结”专馆,实现了陈夏生在大陆办展览的心愿。

  ??“黄先生为人友善大度,只要是对传承文化有帮助的事,他都乐意去做。”陈夏生说,黄永松从不要求所教授的年轻编辑只为《汉声》服务,而是鼓励他们去往各处发光发热。

  ??这份人格魅力,成就了《汉声》的美誉,也影响了一批有志于从事文化工作的年轻人。

  ??台湾音乐人许常德曾于20世纪80年代在《汉声》工作。追求完美是他对黄永松最深刻的印象。每本书至少校对6遍,第一行和最后一行不能有标点符号,连续三行有标点符号“切断阅读”的感觉就必须调整,“他甚至不在乎成本,常让总编辑急得跳脚”。

  ??许常德说,后来自己转到唱片业,歌词印刷不允许出错,视觉包装要请最优秀的美术编辑。“这些都是《汉声》给我的养分。”

  ??黄永松曾在《汉声》第19期推出“台湾的泉州人”,后来又做“台湾的漳州人”“台湾的客家人”,完成了岛内主要群体的寻根系列报道。

  ??数十年来,他协助大陆高校开办乡土建筑与民间艺术研究所;将古城聚落规划成博物馆群,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垂直整合基地;在北京等地建立《汉声》办公室,培养青年人才……为文化传承,他步履不停。

  ??黄永松辞世,来自大陆友人和文化同业的花篮,摆满了至真厅外的过道。挽词切切,道尽这些不能来到现场的大陆友人的思念与缅怀。

  ??“黄老师的离去,不会改变《汉声》杂志的工作形态。”温碧光说,眼下正与江西方面合作庐陵文化专题。就像黄永松在世时那样,《汉声》团队将细细寻访梳理,继续“一步一个脚印”做好这期报道,以及未来的更多报道,“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责编:燕勐、刘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