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8:57:04 来源: sp20241205
中新网 2月7日电 中国气象局7日举行2024年2月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了《2023年全国气候公报》的相关内容。他表示,2023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暖干气候特征明显,涝旱灾害突出。全年气候具有以下特征:
气候持续变暖,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最高
2023年,全国平均气温10.71℃,较常年偏高0.82℃,为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四季气温均偏高,冬、春季冷暖起伏大,夏、秋季气温分别为历史同期次高和最高。全国平均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4.4天,为1961年以来第二多。极端高温事件为历史第四多,127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或持平历史纪录。
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012年以来第二少
2023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15.0毫米,比常年偏少3.9%,为2012年以来第二少。冬、春、夏三季降水均偏少,秋季降水偏多。六大区域中,华北、东北和西北降水量偏多,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华南降水量偏少;七大江河流域中,除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降水量偏少外,其他流域降水量均偏多。
汛期暴雨致灾性强,华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发生旱涝急转
2023年,全国共出现37次区域性暴雨过程,55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部分省(区、市)遭受暴雨洪涝灾害。
5月25-30日,江淮、黄淮等地持续降雨,小麦收获受到影响,陕西、河南小麦遭遇“烂场雨”;6月至7月28日,华北大部降水明显偏少,7月29日至8月1日,京津冀地区发生历史罕见暴雨天气过程,海河出现1963年以来首次流域性特大洪水。强降水致使华北地区出现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旱涝急转”现象明显;7月初至8月上半月,东北地区出现5次明显降雨天气过程,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急转。
区域性气象干旱多发,阶段性明显
2023年,我国气象干旱总体较常年偏轻,但区域性多发,阶段性明显。年内,西南地区出现冬春连旱,其中云南发生自1961年以来最强气象干旱过程;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夏季发生气象干旱,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急转”;长江上游遭受冬春连旱、中上游出现夏伏旱。
台风生成及登陆个数偏少,台风“杜苏芮”影响重大
2023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7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平均偏少8.1个,为1949年以来历史第二少,其中6个登陆中国,较常年偏少1.1个。受“杜苏芮”登陆北上的影响,华北、黄淮等多地出现历史极端强降雨,具有影响范围广、降雨强度大和洪水量极大的特点。
强对流天气过程偏少,但局地致灾重
2023年,我国共发生33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与过去五年平均(36次)相比偏少。中等强度以上龙卷19次,与过去三年平均(13.3个)相比偏多。辽宁、江苏、安徽等出现强对流天气,多地受灾严重。
寒潮过程明显偏多、影响范围广
2023年,我国共发生33次冷空气过程(含寒潮过程8次),冷空气和寒潮过程均较常年偏多。1月13-16日寒潮过程综合强度为2023年最强;12月14-17日寒潮过程中,全国最大降温幅度超过14℃的面积约为162.5万平方公里;河北、北京及山东积雪深度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一。
北方沙尘天气多,出现早,影响偏重
2023年春季,北方地区共出现13次沙尘天气过程,比2000-2022年同期偏多2.4次,其中沙尘暴过程5次。3月19-24日,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影响北方20个省份,河北张家口市PM10小时峰值浓度超过9000微克/立方米,强度仅次于2021年。4月18-21日,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地出现沙尘暴。甘肃民勤PM10浓度极大值超过7000微克/立方米。 【编辑:孙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