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4:46:47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社 平潭9月1日电 题:“汉语桥”上的非洲学子
中新社 记者 闫旭
“00后”非洲姑娘满娜娜,最近来到中国参加第23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决赛,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大家来自五大洲的130个国家和地区,却都能通过汉语交流。我们一起了解中国文化,品尝各种中国美食,特别开心。”她说。
作为本届“汉语桥”比赛赞比亚赛区的冠军,满娜娜是赞比亚大学中文专业的大一学生。而她与中文的缘分,从7岁就开始了。
8月29日,第二十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决赛30强晋级5强比赛在福建平潭举行。本届比赛包含赛事比拼和文化体验,吸引来自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的147名选手参加。 中新社 记者 王东明 摄2012年,热爱中国文化的父母介绍满娜娜学中文,但那时中文并没有引起她的兴趣。2019年,她看了中国热播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后,开始通过网络学中文。
在满娜娜家里,中文与中餐早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说,家人都在学中文,在家里经常用中文聊天,一家人都会用筷子,甚至妈妈还会做饺子。
满娜娜一家的中国情,成为中非文化交流日益扩大、不断深化的一个缩影。在正于福建举行的本届“汉语桥”比赛全球决赛中, 中新社 记者采访的多名非洲选手对中国文化有着相同的热爱。
8月29日,外国大学生在第二十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决赛30强晋级5强比赛中。 中新社 记者 王东明 摄来自莫桑比克的叶柯从小爱看中国电影,虽听不懂演员在说什么,但觉得很有趣。后来得知在孔子学院可以学中文,他通过考试进入蒙德拉内大学孔子学院,“刚开始学习遇到很多困难,为了克服困难,我每天去图书馆看书,慢慢了解中国文化”。
去年,叶柯作为“汉语桥”比赛的观摩选手来到中国。回到莫桑比克后,他决心更加努力学习中文。今年,他如愿作为莫桑比克赛区冠军来到中国参加决赛。
学汉语的过程中,叶柯迷上了脱口秀和京腔民谣。看脱口秀演出时,遇到听不懂的,他就查字典、反复看。闲暇时他也喜欢唱一段《赶三关》和《武家坡》。受他的影响,他的弟弟也迷上了中文,未来也打算进入孔子学院学习。
8月27日,福建福州,第二十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决赛的参赛选手品尝福州小吃。 中新社 记者 王东明 摄来自马达加斯加的陆爱兰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则来自于与生俱来的中国血统——她的爷爷奶奶是中国和马达加斯加混血。“他们从小在马达加斯加生活,没有机会学中文。我想要学,因为我想跟中国人交流。”
陆爱兰告诉 中新社 记者,她的曾祖父姓陆,来自中国广东,她的家里保留着一部分广东的饮食习惯,比如全家人都喜欢吃叉烧。
在这次“汉语桥”比赛全球决赛中,陆爱兰进入了30强。“我们全家人都为我高兴。”她说着,脸上笑意盈盈。
“有很多中国的公司来马达加斯加修路、建建筑,有越来越多中国游客来旅游,中国还给我们带来先进科技。这些对马达加斯加的经济发展特别重要。”与中国的交流合作,令陆爱兰看到马达加斯加发生的变化。
满娜娜曾经搭乘过中国援建的铁路。“过去赞比亚的交通运输非常困难,是在中国的帮助下变得很便利。”她说,中国还派遣医疗队到赞比亚,所以特别感谢中国,因为中国真的帮助了赞比亚。
满娜娜希望自己未来也能成为赞中交流合作的一座桥梁。叶柯希望给自己争取一个到中国读研究生的机会,未来能在莫桑比克当一名汉语老师。陆爱兰希望从事马达加斯加与中国的海运贸易,也想在马达加斯加传播中国文化。
“与中国的合作对马达加斯加很重要,学中文对我很重要,中国文化也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陆爱兰说。(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