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剧正收缩 微短剧渐成新势力

发布时间:2024-11-14 08:06:37 来源: sp20241114

原标题:电影、长剧正收缩 微短剧渐成新势力

当下,微短剧正成为影视行业后来者居上的新势力,或与电影、长剧实现三分天下的格局。多份行业研报显示,从营收来看,2024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1000亿元,而国内电影市场年票房最高纪录为2019年的641.49亿元。从发行数量上看,微短剧仅今年8月份一个月的备案数量就高达195部,远超2023年全年制作发行电视剧总量的156部。

那么,为何电影和长剧两大影视行业传统主力军出现了阶段性收缩?又是什么带动微短剧产业快速奔跑?在新的影视行业竞争格局中,资本又如何布局?

电影和长剧市场被挤压

“投资不及预期,是今年电影和长剧行业的常态,但根本原因是内容和制作模式已经略显过时了。”多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第三季度,电影和长剧市场表现均出现疲软。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2024年国内电影市场今年以来累计票房383.35亿元。其中,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分别斩获80.49亿元、116.41亿元、21.0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9%、下滑44%、下滑23%。

如今,距离2024年收尾仅两个月有余,但截至目前仅有7部电影票房超过10亿元,而2023年票房超过10亿元的电影多达12部。

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刘正山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电影行业出现疲态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替代消费品市场增长,今年旅游、游戏、微短剧等替代消费品市场规模都出现了增长,对电影行业造成一定挤压。二是产业供给结构出现问题,2024年电影生产存在供应缺口,特别是重要档期出现了“头部”大片缺乏的现象。三是部分电影的制作和营销环节存在缺陷,今年上映的部分电影未能充分考虑电影创作规律和叙事逻辑,不符合观众预期。

另一方面,长剧市场的整体规模也出现了下滑。酷云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长剧市场全端播放量整体下降,较上季度环比下降11.95%。

“长剧市场规模下滑的背后,有两大原因值得关注。”云合数据创始人、两比特科技CEO李雪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微短剧分流了一部分市场,二是长剧的生产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变化。

在李雪琳看来,从满足受众需求来看,与长剧相比,微短剧剧情节奏快,单集信息含量密集,对观众吸引力强。而从生产制作周期和回收资金速度来看,一部长剧从构思立项到最终播放,大多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且内容有延迟性。但微短剧拍摄周期短、成本低,从立项到上线也就几周时间,能够追赶流量爆款内容,变现速度也更快。

某头部微短剧企业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微短剧的审核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制度。30万元成本内的微短剧从提交审核到播出最快当天就能实现,而百万元投资的微短剧审核时间虽然相对较长,但周期也不超过3个月。

微短剧产业链发展迅速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微短剧行业规模不断攀升,这一产业链中的代表企业已尝到甜头。

柠萌影视从传统影视迈入短剧赛道后,其参与制作的多部微短剧在上线后,单部剧C端充值金额超过2000万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商务定制短剧收入同比增长约3.8倍。

蓝色光标2024年半年报显示,由于短剧等行业的迅猛发展,公司代理TikTok For Business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长了100%。

中文在线表示,在海外子公司枫叶互动旗下微短剧平台ReelShort的带动下,子公司上半年实现总收入10.86亿元,净利润达2293万元,均超过了去年全年水平。

短剧制片人窦秀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微短剧行业的市场规模能够实现快速增长,得益于其能够提供明快、短小、刺激性的内容,可以占用观众碎片化时间……这些都和短视频的特征一致。

一位不愿具名的MCN机构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抖音、微信、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成为了微短剧的主要内容分发平台,谁的用户越多,往往从微短剧领域获得的收益就越高,“微短剧行业80%的收入都流向了短视频平台,剩余的20%则由内容制作方、微短剧平台、投流公司瓜分。”

另据了解,多部门及地方政府对微短剧发展实施的相关政策也有的放矢,既有相应的发展支持,也出台了相应规范化管理制度。

9月2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董昕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微短剧在推动文艺创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的出发点主要还是以推动繁荣发展为主,放水养鱼。”董昕表示,要给予创作者更多空间,同时注重常态监管,维护公平有序的健康生态。

资本“用脚投票”?

华金证券发布研报称,当前,在微短剧制作商中,50%来自广告营销公司,30%来自传统影视公司,20%来自MCN机构。

“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公司相应的投入成本也在翻倍增加。”柠萌影视旗下短剧厂牌好有本领CEO安迪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去年“好有本领”的短剧产出量部数是个位数,今年以来数量增长了3倍。

值得关注的是,微短剧的多业态融合能力正不断吸引跨界合作。例如,中信银行此前曾发布微短剧《财富魔法之拿铁计划》。

2023年,上美集团用品牌韩束和MCN机构合作推出微短剧《以成长来装束》。据媒体统计,2024年已有超20个美妆品牌定制了超80部微短剧。

微短剧的“吸资”能力和商业模式还远不止如此,不仅大批微短剧制作基地陆续上马,不少文化产业园区也将微短剧列为发力重点。除此之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24年初发布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鼓励行业深度融合,推动微短剧+文旅”等融合促进消费的新模式。

正如北京十月初五影视主创团队向《证券日报》记者提及,“我们有一个目标,每年选定20%至30%的项目,提升微短剧内容格局,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而制作。”

不过,相比微短剧市场的火热,长剧和电影市场则呈现遇冷的窘境。

从资本流向来看,电影资方已在缩减部分头部电影的投资费用。例如,博纳影业在2024年半年报里提到,原计划《传说》的宣传与发行费用为1.5亿元,后续降到4000万元;原计划给徐克电影《人体大战》的1.2亿元拍摄资金,已降到3100万元。

窦秀伟表示,从投资回报率来看,微短剧就像基金,回报资金少,但是风险低,成本低。电影和长剧一旦押中爆款,收益能够翻百倍,但风险很高,“常规的微短剧作品1个月就能回本,最多不超过3个月。但电影和长剧顺利的情况下押款周期都在2年至3年。”

但理性的投资方并不会一味追赶风口。电影和长剧仍然覆盖行业大部分内容、人才、资本等优势资源,遇冷的同时也暗藏商机。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方人士向记者表示,不管是长剧、电影还是微短剧,在AI技术的加持下,都是大有可为的市场。而能够支撑行业向上发展的项目,都是好的投资标的。

在李雪琳看来,对于探索新商业模式方面,要先解决剧方依靠平台定制剧“旱涝保收”的习惯,“平台头部的S级重点项目都以定制剧形式播出,最终内容的好坏不影响制作方获得收益,长久下来大盘才会萎缩。希望未来形成以优质内容为核心,播放成绩驱动收益增长的良性循环。”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