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9 20:00:35 来源: sp20241229
普惠金融要继续在提高可得性、覆盖面和精准性上落笔着墨,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助力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政策持续发力,行业笃行不怠,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服务国家战略、地方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覆盖面逐步扩大。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等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国银行机构网点覆盖97.9%的乡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了普惠金融服务的渗透率,基本实现了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
产品和服务手段更加多样化。金融业针对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在授信、贷款环节不断创新,一大批“金融特派员”活跃在企业一线、地头田间……截至2023年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超过23%,是2018年以来连续第六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千千万万经营主体喜获普惠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
2023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提出要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当前,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普惠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惠金融要继续在提高可得性、覆盖面和精准性上落笔着墨。
要推动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支持金融机构深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提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涉农主体等金融服务可得性和质量,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开展获客与风控,不断开发“业务蓝海”。为此,各地应加快搭建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性质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让金融机构乘“数”上“云”,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
要推动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养老金融等其他几篇大文章的横向结合。金融业要进一步聚焦先进制造、数字化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乡村振兴、新市民群体培育、安老适老康养服务等重点服务领域的小微融资需求,在拓宽服务渠道、优化服务流程、完善产品体系方面发力,不断提高服务适应性,扩大普惠覆盖面。
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搭建综合化金融服务平台,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在强化信贷支持的同时,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更好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等的专业投资能力和投后管理能力,让更多“金种子”破土成长并获得全生命周期个性化融资服务;同时,通过搭建股权、债权、信贷、保险、期货、担保、保理、租赁等多位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各类经营主体和大众群体提供性价比更优的定向服务与专设产品。
普惠金融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遵循金融规律,在“政银企”“银企”合作过程中,要注重建设满足价值投资、价格发现、信用培育等要求的市场机制,探索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要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着力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还要大力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让金融产品更好发挥作用,切实守护好企业和百姓的“钱袋子”。
“小微外贸荟”打通小微外贸企业融资痛点,“裕农快贷”轻点手机实现秒借秒还,“政采贷”让采购合同“自带”融资功能……一个个“小场景”中,普惠金融释放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大能量”。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普惠金融还将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助力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9日 18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