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热销:一辆新能源车的出海历程

发布时间:2024-12-16 00:24:51 来源: sp20241216

  “提到新车的感觉非常棒!”英国一名车主在社交媒体分享了自己购买比亚迪新车SEAL(海豹)时的喜悦。

  “海豹”是我国车企比亚迪旗下一款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去年8月开启海外销售以来,受到全球市场青睐,成为比亚迪出海最成功的车型之一。

  “全球每卖出5台新能源汽车,就有1台比亚迪”。比亚迪热销海外,见证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奋进历程,映照出中国制造的底气和信心。

  以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

  在泰国,“海豹”每月销售2500台左右;在印度,单店200台“海豹”被订购一空……采访发现,技术创新加上成本优势,是“海豹”成功的关键。

  正碰结构安全提升50%,侧碰结构安全提升45%,整车扭转刚度提升70%,百公里加速3.8秒,传感识别精度提高300多倍……说起“海豹”性能方面的提升,比亚迪常州工厂技术中心经理韩义忠如数家珍,“得益于搭载的刀片电池、CTB(电池车身一体化)、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等比亚迪自研技术,‘海豹’满足了动力更强、续航更长、出行更放心的消费者需求。”

  “以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比亚迪研发人员介绍,“海豹”从设计之初就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在传统车企林立的海外市场,若想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就必须在技术、安全和性价比等方面展示出足够优势。

  刀片电池是比亚迪的看家技术。在深圳比亚迪总部展厅,针刺实验下的刀片电池,展现出比传统电池更强的稳定性,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安全性更高。

  为了减轻重量,研发人员使用CTB技术,将刀片电池集成到底盘的车身框架中,既节省了车内空间,还能通过车身的钢结构进一步保护电池,避免外力碰撞。“车身与电池系统的高度融合,使得整车扭转刚度提升一倍,这让车辆在高速过弯时侧倾变小,车身更加稳定。”韩义忠介绍。

  比亚迪e平台3.0带有的iTAC技术也是“海豹”的亮点之一。搭载iTAC,车辆可提前50毫秒以上预测车轮转速变化趋势,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专业赛车手的驾控乐趣。

  持续提高创新能力背后,是比亚迪在研发上的高强度投入。比亚迪拥有超过10万名工程师和11个研究院,累计研发投入超千亿元,申请专利超过4.8万项。

  “我们有11年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甚至很多时候是净利润的3至4倍。”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

  技术创新实现从0到1突破的同时,也对生产端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常州比亚迪基地“海豹”生产车间,现场机械手臂伸缩旋转,焊接点位火光四射,机器转动声此起彼伏。经过前期的冲压、焊装、涂装流程,在总装车间,不到1分钟就有一辆新车下线。

  回忆起总装过程中的适应性改造,韩义忠说,“‘海豹’是比亚迪第一款搭载CTB技术的车型,工程师反复验证,最终通过对电池包底层创新性进行涂胶密封处理,并运用一体化焊接方式,改进了接触面精度,成功保证电池包的安全性和防水性能。”

  流畅自然的线条、短前后悬的车身,诠释了比亚迪“海豹”独特的“海洋美感”。而为了把这一灵动的造型设计落到实处,生产车间可是没少下功夫。

  为达到更好的视觉美感和更低的风阻系数,“海豹”在前机盖的棱线上采用了由高向低的渐进式设计,但在试制时,前盖板出现了过渡边缘凹陷的问题。“我们对冲压模具、金属材质、装配工艺、喷涂漆料等反复排查,最终将问题锁定在喷涂后的烘烤和前机盖支撑方式上。”韩义忠说,“如果将前机盖棱线延长,问题很容易解决,但造型的完美设计就会受到影响。”车间技术人员和设计团队来回“拉锯”,最后调整了前机盖的开启角度,将单支撑改为双支撑,解决了这一难题。

  “这背后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比亚迪十一事业部总经理助理靖朝辉表示,“品质是企业的生命,比亚迪坚持一丝不苟打磨产品。”

  从制造出海到品牌出海

  “以往中国汽车是‘低质廉价’的代名词,海外客户一听是中国制造就打退堂鼓。”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说,现在,比亚迪在海外广受消费者青睐,比亚迪ATTO 3在泰国上市时,42天时间销量突破1万台;去年11月,“海豹”获得泰国D级车销冠,单月市占率49.7%,超过雅阁、凯美瑞等日系车。

  中国汽车开始成为被模仿和学习的新对象。“伴随出海之路,比亚迪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制造的力量、中国品牌的形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助理王都表示。

  3年前,2021年5月,比亚迪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如今,比亚迪新能源车足迹已经遍布88个国家和地区超400个城市,且连续获得多国新能源汽车的月度销量冠军。

  “为了这两三年,比亚迪默默努力了20年。”刘学亮表示,这一成绩的取得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实践的结果。多年来,比亚迪在电池制造、新能源商用车出海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乘用车出海打牢基础。

  比亚迪新能源车出海的成功,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鲜活例证。“从制造出海到品牌出海,中国新能源车国产品牌的底色越来越亮。”王都表示。

  (中国汽车报张海天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9日 01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