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2:56:19 来源: sp20241127
今年元旦前夕,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喜讯传到我的老家胶东半岛。一时间,“高跷踩街”的活动便在村镇间热热闹闹张罗开了。老家的各村镇里,都有各自的高跷表演队。每当腊月里没有农活的时候,各镇各村都会组织在家“猫冬”的人们,组建成一个个高跷表演队。大家把放置了一年的器械、锣鼓和演出服装都从头拾掇起来,每天上午和下午在空闲的场地上演练一段时间,很快就像模像样了。待过了除夕夜,从正月初一一大早开始,就可披挂上街,正式演出。
说到踩街,虽然和“逛街”一字之差,实际上是截然不同的。踩街就是腿上绑着高跷木桩行进在街道上,边走边表演。老家的村镇普遍不大,像一粒粒珍珠散落在山脚和海边。村与村之间大多路途不远,只有区区几里地的间距,相互间地界相连,血缘相亲,尤其是节日里互相串门,关系亲密无间。
高跷走村踩街,锣鼓阵阵,唢呐声声,高跷点地,花脸嬉闹……这样的节庆活动,大人小孩都争着参与。但表演队伍有人数限制,村镇里负责组织演出的是德高望重的老把头,他挑选演员的眼光犀利而独到。一般人入不了老把头的法眼,说破了天也不成——村镇与村镇之间演出效果的比拼,那是代表着老少脸面的,一年就这一遭,一点也马虎不得。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踩高跷这活儿,一般人见了会头晕打颤,真正要玩好,没个胆量是不行的。表演人员用绑在腿上的五六尺长的木棍行走,既要不恐高,还得走得稳当直溜,关键时候还得翻身跳跃,表演出真功夫。
街巷里,随时随地都是检验表演的舞台。若是遇到同行,高跷队的演出便会进入高潮。为了比拼各自的绝技,各村镇的表演队便纷纷亮出自家的高招:有的“单脚跳”“劈叉”“过障碍”,有的从三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有的叠起三层人……
进入村镇街道的高跷表演队列,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队形,在一些繁华宽阔地段也会采用双人并列队形。队形的变化,取决于当地街道的宽窄程度。随着音乐的伴奏,或一列或双列行进表演的高跷队,在街道上舞姿蹁跹,动作统一而灵动,脚下的木桩不时随着鼓点敲击地面,好似“雨打沙滩点点坑”。
高跷表演队所行进的街道,是各村镇的形象窗口。为了迎接高跷表演队,村里会组织大家提前上街打扫卫生。大人孩子们都很重视,把街道清扫得干干净净,让高跷表演队走得安全又畅快。
记得小时候,高跷扮演的人物大多是拿着长长烟袋锅的媒婆,或者是东摇西晃的傻公子一类丑角。现在,人们欣赏水平提高了,高跷扮演的角色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里的人物形象,如《西游记》里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关羽、张飞,还有《八仙过海》里的吕洞宾、何仙姑等。随着乡村振兴带来的家乡巨变,一批具有时代气息的身边事、身边人,如让人佩服的生产能手、养殖大王、直播网红等,也加入高跷表演中,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好日子的滋润和热乎。
就这样,一路吹吹打打,一路花枝招展,高跷踩街就像是新年的欢乐使者,走到哪里,都会带来浓郁的年味儿,汇聚着欢声笑语。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7日 08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