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时代,短视频、直播是传统知识学习的有益补充

发布时间:2024-11-24 04:59:32 来源: sp20241124

人们通常认为,获取知识的渠道是纸质书籍或者基于文字和图片的信息载体。伴随着知识承载介质的演变和发展,“观看知识短视频、直播算不算学习”的讨论愈发值得关注。一种观点认为,知识学习应当强调系统性和连续性,短视频、直播中的内容比较碎片化,即便是观看专业性的内容,也不属于学习的范畴。另一种观点从本质出发,认为知识学习是大脑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并通过大脑进行吸收、加工的过程。而文字、声音、短视频、直播均是内容的呈现形式,无论是通过读文字、听声音,还是观看短视频、直播,甚至是未来通过脑机接口等形式获取知识和信息,都是知识学习本身底层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短视频、直播形式的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时代必然性。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也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读“屏”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在不断变化

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0亿,超过即时通讯(10.38亿),网络视听网民使用率为97.4%,视听类APP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人们进入了读“屏”时代。

过去,人们获取信息更多地是依靠杂志、报纸、电视、广播以及书籍。在短视频、直播迅速发展的当下,图片、音视频因更具视觉冲击力、趣味性,更易传播。人们只需要一个手机屏幕就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人们获取信息的形式也呈现出“去文字化”的趋势。这意味着,伴随着知识承载介质的演变和发展,短视频、直播已经成为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

内容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是知识传播的一种新形式

很多活跃在短视频、直播平台上的知识创作者,提供的内容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比如,短视频、直播创作者在数理化、文史哲等学科领域发挥所长,让更多人有了初探专业领域的可能性。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9月,60余位院士研究员、高校教授、文化学者在抖音上开展了106场“开学公开课”直播,累计吸引了超5700万人观看。院士、教授、专家学者化身科普创作者,“转译”专业知识,降低了知识学习的门槛。短视频、直播平台上的知识分享,让人们利用碎片时间学到专业知识,是知识传播的一种新形式。

短视频、直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兴教育工具,有网络留言反馈,许多教师都曾借鉴知识类短视频、直播中的相关内容来设计教学课件,或直接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播放相关的知识短视频、直播用以辅助理论教学。河南某乡村老师在短视频平台上自学实验,并结合实际加以改良,“给垃圾桶装螺旋桨让它飞上天,用废纸盒发射空气击倒整排可乐罐”,这些尝试让乡村留守儿童可以和大城市的孩子享受一样的实验课程。被教育工作者当作“云课件”的短视频、直播,是学校科学教育的有力补充。

此外,短视频、直播平台上也有大量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艺术领域的内容,这给兴趣教育提供了大量素材。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史专业的吕宸,是一位图像史研究员,他通过短视频平台带网友把目光聚焦在艺术作品“鲜为人知”的细节中,辅以生动诙谐的解说,为大众普及古典艺术之美。人们常常因为艺术、传统文化等领域的知识抽象难懂,而对其敬而远之,但艺术、传统文化类的短视频、直播往往能够从生活化的角度切入,引导大众看到艺术的另一个侧面。

短视频作品书籍化,普通人的分享也可以丰富知识库

短视频、直播在内容的分享上突破了信息时代圈层化和茧房化,因为它让群众的智慧有机会被看见。

举例说明,“动物学博士”是知识短视频创作者,其真实身份是两位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生物学家和科普教育工作者。他们常利用短视频讲解昆虫学知识。“发光的物体不会被遮掩,优质的内容总会以多种渠道传播开来”。《读虫记》就是他们基于知识短视频内容,联合出版社共同创作的昆虫科普书籍。

知识短视频、直播因为吸纳了读者日常的建议和诉求,一旦沉淀下来形成书籍,可能在内容上更贴合读者需求,一定程度上也避免科普内容陷入“闭门造车”的窘境。可见,短视频、直播作品向纸质书籍的转化,一方面能够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图书出版行业的内容库。

读“屏”时代,知识学习应该被赋予更广泛的形式。因为,知识的获取并不区分载体,也不因其所呈现的形式不同而有高下之分,短视频、直播应是传统知识学习的有益补充,与权威机构如教育院校、出版社一起共同服务知识普惠。(陈晨)

(责编:董童、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