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古老文明的对话

发布时间:2025-01-11 02:17:30 来源: sp20250111

原标题:一场古老文明的对话

展柜里,有唐代的石雕狮子、清代的玉石葡萄枝剔红花卉纹盆景和玛瑙石榴树掐丝珐琅嵌画盆景,还有盛着番红花的玻璃瓶……2024开年之际,在故宫的午门-雁翅楼展厅,中国与西亚交流的往事被浓缩于一件件文物中。故宫博物院联合伊朗国家博物馆,伊朗文化遗产、旅游和手工艺部,沙特阿拉伯埃尔奥拉皇家委员会等机构,共同推出“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和“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

“历史之遇”:聆听文明往来中的历史回声

“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从名字就能看出,地处亚洲大陆东西两端的中国与西亚自古便相识。

走进午门正殿展厅,展览开篇便用一柜子古籍讲述双方的交流故事。唐贞元十七年撰写的《通典》记录了阿拉伯帝国的情况;欧阳修等人撰写的《新唐书》是记录中国与西亚历史交往的重要文献;700多年前,以波斯文成书的《史集》中,图文并茂地记录了中国简史。

中国与西亚的故事可以从距今约4000年前讲起。那时,小麦从西亚传来,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与中国本土发源的水稻一起勾画出今日中国农业“南稻北麦”的格局。差不多同一时期,西亚、中亚地区的绵羊、黄牛、马等家畜,经新疆、河西走廊陆续进入中原;而原产于中国的水稻、犬等物种也先后西传,融入了当地的自然生态与农牧业生产体系。葡萄、苜蓿、石榴,乳香、番红花,还有狮子……随着丝绸之路上贸易的繁盛,越来越多西亚特产进入中国。

交流的并非只有物种,技术是文化交流更为核心的内容。冶金、丝织、瓷器、玻璃等技术均随着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展开了双向传播。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并使用丝绸的国家,柔美的丝绸是古代中国留给世界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在北朝至隋唐时期,波斯生产的织物就已来到中国。中国工匠模仿异域图案、吸纳外来题材,设计出符合本土审美的新式纹样。展柜里有块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唐代骑士纹锦,虽然只是残片,上面却依然可见身骑翼马、高鼻长髯的骑士。翼马在拜火教中是太阳神密特拉的化身,这种纹饰属于典型的萨珊波斯装饰题材。

与丝绸上鲜明的“个性化”图案相比,清康熙年间的青花镂空花卉碗则“内敛”了很多。镂空双层带内胆瓷器又称玲珑瓷,主要产自江西景德镇,是清康熙至乾隆时期专门针对国外市场烧造的品种,因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被誉为“鬼工”。

“璀璨波斯”:讲述丝绸之路上的波斯故事

在我国,西汉称伊朗为“安息”,南北朝之后称“波斯”。作为东西方交流的必经之地,伊朗艺术融会了不同族群的文化元素,影响了欧亚大陆的诸多国家和地区。

在“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的众多展品中,一类叫来通的文物备受关注。来通是流行于西亚的一种饮酒器,“基本款”的来通材质是动物的角,外形大多与牛角相似,酒从大头注入,从尖头流出。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来通就属于“基本款”。但在本次展览中,还展出了多种“升级款”:陶制的牛式来通,牛的形象高度抽象,只有两只角标明身份;还有靴式的,造型就是一只颇为写实的靴子;牛首、羊首式的,都巧妙地将兽角转化成了把手;更有一只来通的形象是一个人推着一车罐子,每只罐子都可从上面注水,最终从车子最前端长长的出水口流出。

作为本次展览的“颜值担当”,“金翼狮来通”独占一个展柜。这只金光闪闪长着双翼的狮子前腿匍匐,后腿变成了高高仰起的杯口。狮子在东汉时期作为贡品进入我国后演化出千姿百态的形象,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其中天禄与辟邪,就是带翅膀的狮子。来通的功能就如同伊朗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来往交通,融会贯通。

展厅里,观众还可以在异国文物中找到其他熟悉的元素。比如展柜里的拉杰瓦迪纳彩龙纹釉砖,刻画了一条回首的蓝色游龙。这条龙的蛇形身体上覆盖鳞片,爪有五趾,头上有角,张开的嘴中有牙齿和舌头,整体与中国龙相仿;不同的是,这条龙的嘴是尖的,像鸟喙。作为中国图腾的龙,传播到伊朗地区,在融入当地文化艺术的同时,也有所创新。

吸收并创新,是文化交流融合的必然。比如,在公元14世纪的伊利汗国时期,波斯传统文化中的神鸟西摩格,由萨珊时期的犬首孔雀尾形象转化为中国的凤凰形象,大量出现在陶器和细密画上。展厅中那只苏丹纳巴德风格神鸟鹿纹釉陶碗就是这种发展变化的见证。

“埃尔奥拉”:记录沙漠绿洲中的沙特传奇

埃尔奥拉位于沙特阿拉伯西北部,是一处坐落于沙漠环境中的山谷绿洲。

考古研究表明,埃尔奥拉地区在距今2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七千年来,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留下了大量的考古遗址。其中黑格拉遗址是沙特阿拉伯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上,这里是丝绸之路和香料之旅的枢纽,是横跨阿拉伯半岛的骆驼商队关键的中转站,是众多宗教朝圣路线的交汇之地。

“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是它首次向中国观众展示其壮观的自然风景、珍稀的考古文物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展品中,更是包括50件此前从未对外展示的全新出土文物,于午门西雁翅楼展厅首次面世。

展厅里,不少石质文物上刻有各种形状的符号。这些符号大多采用类似于中国篆刻中阳刻的雕刻方式。专家介绍,这些符号都是文字,而且分属于不同的语言。

埃尔奥拉拥有成千上万件刻于岩壁或石块上的铭文雕刻,是座名副其实的“露天图书馆”。早在3000年前后,埃尔奥拉就出现了德丹语,但它仅是该地区使用的众多文字之一。而一段刻在石头上的墓葬铭文告诉观众,纳巴泰文字也曾在黑格拉和商路沿途广泛传播。很多墓门上方精细雕刻的法律文本便是用它书写而成。经过不断演化,这种文字在公元6世纪发展成了阿拉伯文字。

这些古老的文字早在19世纪均已被破译。而观众可以在展览中通过“解锁”这些珍贵的史料,看到一个沙漠绿洲中的沙特传奇。

(本报记者 李韵)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