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解决行业痛点 一边孵化“明日之星”

发布时间:2025-01-07 14:52:23 来源: sp20250107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南京大学教授张志炳,正率队对“单套45万吨/年微界面丁辛醇生产新工艺包”的技术参数进行核算。就在前不久,研究院已与某公司签署了该技术应用的合作协议。

促成此次研究院与公司合作的桥梁,是张志炳团队研究了20多年的“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

一边让成果“落地生根”,一边孵化“明日之星”,研究院利用自有资金扶持科研人员自由探索,着力培育成果转化的“种子”项目。

创新所有权机制 激发成果转化动力

从2000年起,张志炳便开始带领团队研究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这是一种可将化学品生产中气体—液体、气体—液体—固体接触界面尺度,由毫米级—厘米级降低至微米级—纳米级的技术。其应用可将化学反应效率提高数倍,从而解决化学品生产中高能耗、高风险、高排放、低效率、低效益等问题。

2018年,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南京大学携手张志炳团队建立研究院,推动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产业化应用,张志炳出任院长。在科研成果从大学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过程中,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的界定问题,被推到前台。

“当时南京大学与我们约定,在专利有效期内,研究院每年将部分营业额上交南京大学,作为专利使用费。若研究院上市,则再向学校基金会捐赠一定比例的股权。而在研究院内部,我们团队享有控股权。”张志炳说,这一机制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动力。张志炳开始带领团队在全国各地开展技术推广,一边了解行业技术需求,一边到企业进行技术推广。

将化学品处理的技术方案转化为工业生产反应装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确定工艺路线、进行工业化中试试验等。

与中石油某工程公司的合作,加速了研究院成果转化的步伐。张志炳告诉记者:“我们每年确定1—2项面向产业化的研究课题。由研究院提出技术方案并进行小试扩试,再与企业联合制定工艺包,并与第三方合作生产核心装备。研发费用由企业提供,研发成功后,双方共享知识产权。此外,该公司也可以推广研究院的既有成果。”自2020年以来,双方已经立项6个重要课题并已开花结果。

目前,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已在单套百万吨级柴油加氢、单套40万吨以上丁辛醇、单套20万吨以上醋酸、单套120万吨以上高盐高COD(化学需氧量)废水处理等领域批量应用。张志炳介绍,研究院已在炼油石化、精细化工、生化制药、新材料、环境治理、资源回收等领域落地20余个项目。

倡导联合攻关模式 整合院内外项目资源

“如果想在产业技术上引领行业,就要将基础研究与产业化结合,立足产业发展前沿,思考面向未来的科学问题、关键共性技术,探索应用的可能性。”张志炳说,“有些研究现在看起来尚不清楚将来的具体用途,但只有鼓励自由探索,才能找到更先进的解决方案。”

在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气泡要做成多小的微纳米颗粒,才能与水溶液加速反应,转化成可以应用的化学品?这几天,研究院工程师刘甲扎在实验室里,反复调整各项参数,寻求这一难题的“最优解”。

“我们团队此前做渣油加氢的工程应用项目时,使用的是微米气泡。2021年,与南京大学王伟教授课题组的合作,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纳米气泡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刘甲介绍,这次合作是研究院内部的立项机制促成的。

“研究院倡导自由探索,每年都鼓励科研人员申报课题,或与院外学术团队联合攻关。然后,研究院会从中选择有潜力的项目进行资助。”刘甲说,与王伟团队的合作便是研究院立项的项目之一。该团队在分析化学领域有研究积累,他们可利用暗场显微镜等先进仪器为项目测试提供支持。

这种科研组织模式,充分整合研究院内外的科研资源,推动了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2020年刘甲在研究院首个被立项的项目,即将进入产业化阶段。

张志炳介绍,目前,研究院内部已经立项了十几个研究课题。这些课题有的来自研究院,有的来自其他高校院所。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相关企业。

为了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效能,研究院聚焦于核心技术攻关。截至2023年底,研究院已投入高达1.4亿元的研发经费,获得了286件专利授权。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