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7:36:45 来源: sp20250108
【科学随笔】
作者:魏永莲(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青蒿素、杂交水稻、中国空间站、北斗系统……中国科技进步正在造福世界。但遗憾的是,从传播角度而言,中国科技故事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还局限在学术界,公共舆论场上的“声音”不大。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能让我们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也能让中国的国际形象更丰满,让世界对中国的认识更全面。
深化国际科技传播战略,树立立体化大传播理念。既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服务于科技强国建设,为其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宣传保障,维护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形象;又要用事实说话,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地展现中国形象,增强国际传播可信度和公信力;还要以科技传播为切入点,向全球展示中国科技发展、科技创新实力和成果,阐释中国科技特色。打破以媒体传播为主力的科技传播思维定式,充分调动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联盟、科学家、媒体、企业、个人、民间团体等各领域的力量,构建中国特色的传播体系。打破传统媒体思维的局限,融合多样化、个性化、智慧化的新传播技术、叙事方式和表达渠道,打造技术成熟、功能先进、安全稳定,具有强大国际传播力的国际网络传播平台。打破传统媒体思维模式,积极参与国际科技治理相关议题的讨论和研究,加强与国际受众的平等对话、双向沟通和深层互动,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影响力。
提升国际科技传播质量,开展多渠道融合传播。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趋势,发挥各类传播渠道的特点,创新科技传播矩阵,实现更全面、更有效、更具影响力的科技传播。提高议程设置能力,进行话语和叙事创新,加强新媒体科普原创产出,大力打造科普融媒内容精品,扩展传播内容范围层次。应用5G、AI、大数据、融媒体等现代技术,打造智慧、精准、个性的科技传播服务生态,提高科技传播的效果和效率。采用短视频、音频、动漫、直播、受众参与等方式方法,促进科技传播形式手段转型升级。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制定不同的科技传播策略,提高传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强国际科技传播队伍,促进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引进和培养一批具备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科技传播规律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赋能国际科技传播策略实施。依托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研究机构和高校等载体,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世界级平台,形成人才聚集的“生态圈”,产生“以才聚才”的强磁场效应,通过引进国际知名科技传播人才、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和培训、设立奖学金和交流项目等方式,大力提升国际科技传播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夯实国际传播人才基石。提高科技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在加强国际科技传播研究、建设国际科技传播机构、加快国际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研究、发布相关政策,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引导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工作,以专兼职相结合方式补足复合型科技传播人才缺口,提供高质量和有深度的声音,注入科技传播新动力,增加国际关注度。
加强与国际科技界交流合作,提升国际科技传播水平。抢抓战略机遇,明确创新导向,持续推进科技体制优化,建立健全科技传播工作的协调联动机制,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举办国际科技会议、参与科技合作项目等方式,加强与国际媒体、研究机构、科技团体、智库机构等的交流合作,扩大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在国际科技传播中的话语权。发挥国际科技传播联盟作用,加强与联盟成员间信息沟通和采访活动,促进交流合作。探索设立国际科技创新传播专项资金,加大对国际科技传播支持力度,支持国际科技传播项目的实施,支持科技传播活动,奖励优秀科技传播人才等,保证可持续发展。推动“科技+产业”“科技+人文”深度融合,加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和经贸合作网络,在重大国际关切和科技热点问题上主动发声、快速发声、及时发声。注重用户思维,在传播科技知识的同时,传递中国文化,使中国故事更多地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
我们要尊重国际传播规律,通过构建迅捷高效的国际科技传播网络和跨界融合交流平台,将科技知识生产、科学精神传播等纳入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以科技为媒介打破国家间、学科间的界限壁垒,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重视人类共同兴趣,以更具包容性、更具亲和力的形式开拓国际科技交流新局面。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16日 16版)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