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牟定彝绣产业崛起 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11-25 10:45:14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网 楚雄5月6日电 (黄兴鸿)“现在有约3000人为我家提供彝族刺绣产品,并实现增收。”5月6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彝族刺绣代表性省级传承人鲁翠芹如是说。

  牟定县位于云南省中北部,素有“彝族左脚舞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匠名乡”等美誉。该县的彝族刺绣、龙头四弦琴、豆制品等声名远扬。

图为5月6日,鲁翠芹介绍手工彝绣帽子。黄兴鸿 摄

  鲁翠芹是彝族,今年58岁。她介绍,彝绣是牟定彝族妇女千年传承的一种纹样装饰技艺,多以红、白、青、绿、蓝、黄等绒线交替挑刺,常以图案的形式体现在各类纷繁绚丽的服饰上,被称为“针尖上的艺术”。2008年,彝族刺绣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现为该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20多年前,我在牟定开了当地第一家彝绣作坊。”鲁翠芹称,当时她带着亲戚一起做,发现产品供不应求,于是鼓励亲戚自己开作坊,后来又带领周边妇女从事彝绣,从而实现增收。

  鲁翠芹称,现在约3000人与她家长期合作负责提供彝绣产品,她负责对外拓展市场进行销售,上百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多个国家。

  鲁翠芹每年都会对牟定的绣娘进行培训,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不断提升牟定彝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民众获益增收。

图为5月5日,民众在牟定“三月会”上了解彝绣文创产品。黄兴鸿 摄

  2018年,牟定县张建勋开始从事彝绣产业。他表示,为让彝绣产品走得更远,他创新推出杯垫、摆件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市场反应较好,产品约5%销往国外。

  “手工彝绣产品虽然价格高,但制作周期长,我选择做机绣,制作快,以量取胜,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牟定的机绣老板朱有伟介绍,2004年,他就从事彝绣工作,当时买来机绣半成品加工后销售。2021年,他买了4套机绣设备。“以围腰为例,人工绣最快4天才能绣出1件,机绣4小时就能完成20余件,机绣产品价格只是人工绣的四分之一。”朱有伟称,他的产品供不应求,计划今年6月再添4套机绣设备。

图为5月6日,朱有伟调试彝绣设备。黄兴鸿 摄

  近年来,牟定县持续推进“文化名县”建设工作,把彝绣产业纳入全县产业发展布局,先后建成了共和镇彝绣一条街、彝和园民族文化产业园等。截至目前,该县从事彝绣创作、经营的企业和商户逾100家;彝绣非遗传承人27人,擅长彝绣技艺的民间绣娘8800人;产品由初期的实用品向艺术品、旅游纪念品、观赏收藏品等方向转型拓展,种类逾100种,带动一大批民众脱贫致富,并赋能乡村振兴。(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