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根基

发布时间:2025-01-10 21:44:34 来源: sp20250110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周向军(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与理论根基。深入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根基,有助于我们准确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与精髓要义,从而更加自觉地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更加坚定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努力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底蕴

  一切从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客观事物存在发展的规律出发,是辩证唯物论原理的精髓要义和方法遵循。毛泽东同志坚持辩证唯物论的立场观点方法,依据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需要,提出“实事求是”概念。实事求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要义和思想基础,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唯物论底蕴。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突出地位,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方针政策,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具言之,就是要坚持“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阐发的理念、设计的机制、部署的战略、提出的方略,都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凝结而成的。

  一方面,强调全面了解实际、准确掌握实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甘肃、青海、山西、宁夏等地实地考察调研,并针对当地自然优势或环境短板提出相应策略。例如,针对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价值,提出要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工作,揭示环境变化机理,准确把握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的影响,研究提出保护、修复、治理的系统方案和工程举措。此外,还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座谈会,与专家学者交流研讨,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指导。

  另一方面,强调探求和掌握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即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只有遵循科学规律,才能发现新问题、破解新课题。但遵循规律不是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是既老老实实地按规律办事,又勇于创新,善于创造,始终牢牢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就要深入研究和把握生态保护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以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规律,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维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性和统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毛泽东同志指出:“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不断认识矛盾、剖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将二者科学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领域,正确回答和处理了一系列重大关系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属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对如何把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这些重要论述,科学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从对立面发现共生点,阐明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指明了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厚植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回顾总结新时代十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提出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其中,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鲜明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战略性举措,即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维系“绿水青山”的天然样态和价值潜力,发挥其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效能,铸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就是要树牢系统观念,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视角出发探索新的治理之道,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知行合一的认识论特征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展现了知行合一、求真务实的理论品格。

  做到真“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蕴含的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生态哲学思维和方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借鉴西方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付之于“行”。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例如,在环境空气状况方面,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3%,实现近10年来连续下降;在土壤环境状况方面,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等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知”“行”贯通。坚持知行合一,关键和重点在于确保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的良性互动与真正贯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全体人民,而个体之间思想悟性、实践禀赋、道德素养不同,对思想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存在或深或浅、或强或弱的差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强调生态文明理论教育和生态文明制度机制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思想观念层面的绿色教育、积极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以及强化制度机制层面的刚性设计、密织最严格最严密的法治体系网,确保思想上的真“知”与实践中的真“行”逻辑融通、契合统一。

  人民至上的唯物史观要旨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形态,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伟大事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蕴含鲜明的人民立场、彰显深厚的人民情怀。

  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为谁服务的本体论命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是贯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主线,这不仅体现在思想理论的内涵阐释上,而且彰显于鲜活生动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在优美生态环境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凝聚人民共识,增强人民主体意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具体来说,在思想上,讲步骤、分难易地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阐释与知识普及,让人民群众真正体悟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行动上,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推广节能、节水用品和绿色环保家具、建材等,推广绿色低碳出行,鼓励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再生产品,推动形成积极阳光、文明健康的全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成效由人民评判。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就生态领域而言,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成效如何、价值目标是否达成的基本标准,就在于是否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否让民众真切感受到生态获得感与幸福感。只有全方面高质量地解决和满足人民所想、所急和所盼的现实问题,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才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18ZDA001〕阶段性成果)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01日 11版)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