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造古衣 保护欣赏两相宜(辽阔的大地 多彩的非遗)

发布时间:2025-01-01 15:56:06 来源: sp20250101

  南京云锦研究所文物修复部主任杨冀元(右一)在湖南博物院交付复制品。

  印花敷彩纱直裾丝绵袍原件与复制品对比图。   以上图片均为南京云锦研究所提供

  核心阅读

  素纱轻薄,纹样细小而精致,视觉效果高度逼真……受文物收藏单位湖南博物院的委托,江苏南京云锦研究所历时两年,完成了一件西汉时期印花敷彩纱直裾丝绵袍的仿制工作。文物既要保护,又要展示和研究,用古法对文物进行仿制,是兼顾保护与展示的一种方式。南京云锦研究所开展的这项工作,将让普通观众也有机会一睹珍贵文物的精美复制品。

  

  灰色的枝蔓、黑色的花蕊、白色的花苞……细小而精致的图案,通过印花加彩绘的方式,呈现在一件轻薄的丝织品上——这件印花敷彩纱直裾丝绵袍,1972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是迄今我国出土的最早的“画衣”之一。受湖南博物院委托,江苏南京云锦研究所历时两年完成了这件“画衣”的仿制工作。

  “文物既要保护,又要展示和研究。用古法对文物进行仿制,是兼顾保护与展示的一种方式。”南京云锦研究所文物修复部主任杨冀元介绍,从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无论保护条件有多么完善,部分文物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出现自然氧化等问题,因此抢救性复制势在必行。

  印花敷彩纱直裾丝绵袍所用面料为印花敷彩纱,里、袖、领、缘为绢,内絮丝绵,是一件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丝织品,反映出汉代高超的印绘加工技术。湖南博物院为何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进行仿制?这要从国家级非遗云锦说起。

  “云锦是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因色泽灿若云霞而得名,已有1600多年历史。西汉时期的丝织品可以看成是云锦的‘祖先’。”杨冀元介绍,南京云锦研究所在中国传统丝织品的纺织技术上,具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经验。

  记者通过仿制小样看到,这件衣服上有两处最能体现制作工艺之精妙:一是极为轻薄的素纱——原材料中,9000米长的蚕丝线重量不到11克;二是在如此轻薄的面料上绘制细小纹样,且使用了印花和彩绘两种方法,一层一层叠加而成。

  仿制印花敷彩纱直裾丝绵袍这样珍贵的文物,工作难度不小,第一个难关就是织造。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市级传承人杨建顺说:“这台织机上,纵向排列的经线,每厘米有52到56根,横向排列的纬线,1厘米有50根。”织机的“札札”声响起,杨建顺左右手同时操作,梭子在两手之间划出一条抛物线,细细的丝头就被抛到了另一边——这叫“抛梭”。每抛一次,他双手一起发力向下压——这叫“打纬”,即控制每根丝线的距离,这是织造中的重要步骤。

  “经纬线交织的密度和手感有关,如果按压力度太大,丝织品就会打得过紧,如果按压力度不够,又会打得过松。”杨建顺边比划边介绍,这项复制任务有点特殊:目前机器织不出这样又细又薄的纱,只能靠人工织造。他带着两名织工在机房里,光练习手感就花了两三个月,直到一下子打下去,横向排列的纬线正好1厘米50根线。

  “我们还搞了个小发明呢!”杨建顺说,织造过程中,纬线绷得太紧就容易断裂,太松又不好织。于是,他们将一个小齿轮放在织机上,单独调节纬线的张力,使之始终保持合适的角度。

  花了大半年时间,织工团队先后交出了十几个版本的小样,直到在视觉和触感两方面都非常贴近文物原样,才开始下一步织大样的工作。

  与此同时,杨冀元带领的印花团队也没闲着,他们一次次前往湖南博物院,用文物显微镜仔细观察丝绵袍。

  “这件印花敷彩纱直裾丝绵袍,总体色调是绛红色,花纹共有7层颜色,都是通过印花和手绘一层一层叠加而成。”杨冀元介绍,他们采集了枝蔓、花蕊、花苞等纹样的面积、分布位置、层次关系与不同着色,其中有规则的图案来自印染,无规则的细节则源于手绘。

  复制文物时,要在素纱上使用印花工艺描绘出7层色彩图案,是极其困难的事情。“我们在白纸上写字十分畅快,在餐巾纸上写字就会磕磕绊绊。想象一下,在只有餐巾纸1/3厚度的轻薄素纱上写字,会是什么感受?”杨冀元介绍,团队仿照雕版印刷术,在橡胶板上雕刻纹样,分出印染和手绘的层次,再套印不同颜色。

  在颜料配比上,团队曾尝试直接在素纱上印花、手绘,但效果不理想。他们买来各种矿物颜料,尝试牛皮胶、矿物粉和水的配比,终于配出最佳比例,让不同颜色叠加后的效果和文物几乎没有色差。

  但问题还是来了。尽管仿制已经做到“逼真”,看上去却仍然“不像”。“仔细看就会发现,在原纹样的背景中,有一层线条流畅又分明的深色轮廓——也许是当时的工艺效果,也许是时间流逝带来的晕染效果。”在杨冀元看来,这是本次仿制的最大技术挑战。

  为使仿制品在视觉上与文物更接近,还需要让其呈现出历史的陈旧感。于是,团队又叠加了第八层——在仿制品上画一层特别的色晕。色晕效果通过在植物颜料中加入一定的鱼鳔胶而形成。添加的比例是多少?只能一次次反复尝试。“如果胶水太多,会堵住网孔,让丝织品失去灵动感;如果胶水太少,又无法形成流畅分明的轮廓。”杨冀元介绍,经过四五十次的配比例、做小样、再改进,终于让颜料能渗透纤维又不会堵塞网孔,仿制品也在视觉上和文物高度相似。

  目前,南京云锦研究所文物修复团队已完成直裾素纱单衣、曲裾素纱单衣、朱红菱纹罗丝绵袍、黄褐绢地“长寿绣”枕头、羽毛贴花绢等马王堆汉墓出土丝织品的仿制工作。眼下,他们正在进行绢地“长寿绣”丝绵袍的仿制工作,预计将在今年底完成。届时,观众也将有机会在各地展陈中,一睹珍贵文物的精美复制品。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1日 12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