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21:07:02 来源: sp20241121
大数据显示 广州近期连续一个多月位居全国热门迁入地首位
广州“人气值”为何这么高?
解码人气广州系列报道①
前段时间,广州频频“挤”上热搜。地铁人潮汹涌、景区游人如织、餐饮店座无虚席、路上车来车往……龙年春节后,广州再次成为全国最热门的人口流入城市,是“甜蜜的烦恼”,更是经济活力澎湃的信号。
百度实时迁徙地图大数据显示:从2月19日到3月28日,广州连续一个多月位居全国热门迁入地(目的地)首位,2月21日,广州迁入人口数量占全国迁入人口总量的3.61%。
“用脚投票”,彰显着广州的人口吸引力与城市竞争力,也代表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广州为什么“人潮汹涌”?为什么多了这么多人?
数读人气:常住人口1882.70万人,实有人口2298.18万人
多少人来到广州?青年人是“绝对主力”
根据《广州市公安局关于2023年广州市实有人口构成与分布情况的报告》,广州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市常住人口1882.70万人,实有人口共2298.1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占比46.05%,登记流动人口占比53.03%,国(境)外人口占比0.44%,旅业外来住宿人员占比0.48%。换言之,广州流动人口规模大、占比过半。而其中,青年人是“绝对主力”, 登记流动人口平均年龄35.04岁,18-39周岁青年人占比近六成(58.69%),其中,18-29周岁占比32.21%,30-39周岁占比26.48%。
什么人来到广州?这三类人抬高“人气”
有三类人是广州近来人气和热度的“主角”。
首先是就业创业者。广州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约1400万人,其中从业人员规模达1100万人。调查显示,“工作就业”是人口迁移流动最主要原因,占比64.5%,尤其在15-64岁年龄流动人口中,占比高达73.2%。智联招聘《2024春招市场行业周报》显示,过去一个月,广州求职者简历投递量稳居全国38个重点城市前四。
此外,还有旅游消费者。龙年春节广州客流和销售额大幅上涨,多个景区商圈人气持续火爆,接待游客1555万人次,旅游收入112亿元,在旅游城市接待与收入排名第三。
当然,还少不了在校大学生。广州有165万在校大学生,数量居全国第一。2月中旬以来,广州各大高校和职业院校陆续开学,大批学生返校,叠加“春招”“省考”等因素,使得广州持续迎来流量高峰。
人们从哪里来、向哪里去?产业镇街最受欢迎
从来源结构上看,2023年广州外来人口中,省外流入约占六成,省内流入约占四成。省外流入最多的是湖南、广西、湖北等。省内流入主要来源地最多的是湛江、茂名、揭阳等。
人口流向则与产业密切相关。从流向分布来看,2023年广州人口增量排名前十的街镇均为具有一定产业优势、市场主体活跃的大镇大街。人口增量排名前三的镇街为:以牛仔纺织服装产业为代表的增城区新塘镇、以箱包皮具制造产业为代表的花都区狮岭镇、以服装快时尚产业为代表的番禺区南村镇。
“打工人”与“创业者”都喜爱的城市
很长一段时间,广州火车站都是“打工人”寻梦的第一站。至今,“就业机会多”仍是吸引待业人员和应届毕业生在穗就业的最主要因素。2023年,市统计局万户居民调查情况显示,“就业机会多”这一因素占比达47.5%,其次是“社会环境包容”“一线城市吸引”,分别占比36.9%、33.3%。
对创业者来说,广州最吸引他们的是“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便利”。三成多创业者认为“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较为完善”“投资环境好”“公共服务水平高”“人才资源充沛”也是吸引其在穗创业的重要原因。
人气来源:五大优势造就人口“聚宝盆”
广州有“钱”景,人才有“前景”
去年,广州经济总量跨上3万亿元新台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进出口总值连续3年双双超过1万亿元。这些数字,不仅是当今世界各大城市经济实力的标杆,甚至大多数国家举国之力也难以企及。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不仅有经济规模,还有产业结构优势:制造业基础雄厚,是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服务业发达,占GDP比重超过七成,各类市场主体339.97万户,民营企业占90%以上。由此带来的是丰富的就业机会。
学有优教,病有良医
幸福感来自具体的生活。对人们来说,居住在广州,不仅是“学有所教、病有所医”,更是“学有优教、病有良医”。
聚集了全省52%的高校、95%的国家级重点学科、7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是名副其实的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同时,作为华南地区区域性医疗中心,广州拥有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全国百强医院数量全国第三,羊城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指数位居全省首位。
聚四方人气,链全球枢纽
广州是全国三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强大的海陆空交通连接能力,意味着更高的开放程度、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生产成本,是衡量一座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标准,也是人口“引力”的基础所在。
过去一年,白云机场依然稳坐中国“人气”最旺的机场宝座,年旅客吞吐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机场首位;广州南站客流量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广州港去年货物吞吐量全球第四、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六。“五主四辅”铁路枢纽规划规模全国领先,巨大的客流、货物流、资金流在这里集散。
开放包容,从吃开始
谈起来广州的感受,“开放包容”可能是最高频的词汇。
吃,是最直接的体现。缔造《舌尖上的中国》的陈晓卿说过,广州是一座包容的美食之都。“不仅有岭南地区的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我在广州吃过非常好吃的新疆馕、吃过特别正宗的重庆火锅、还吃过地道的香港茶餐厅,还有日餐法餐甚至一些非洲菜。”
“十四五”以来,广州户籍迁入人口年均增长21.66万,流动人口规模超千万,常住人口总量全国第五、全省第一。在全国一线城市中,广州生活成本低,房价收入比低于上海、北京、深圳;生活质量高,人均餐饮方面消费常年位居中国大城市之首。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入选央视财经频道评选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省会及计划单列市)”,越来越多人选择留在广州工作、置业和生活。
千年商都,引力不减
探寻“开放包容”特质的源头,不得不提到广州“千年商都”的独特历史。
从海丝的一个起点,到国际交通枢纽;从“一口通商”到“买卖全球”;从得风气之先的沿海最早开放城市,到如今的国际交往中心……广州不仅是“南大门”,更是“南风窗”,承担着经济交往和人文交流之要务。广州还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少有的“山-水-城-田-海”五大生态元素兼备的超大城市,被联合国评为“国际花园城市”。
时值春光好,花团锦簇之城,正是广纳天下之州。
专家支招:“流量”变“留量”,关键在内功
如何把旅客“流量”变成常客“留量”乃至经济“增量”?有专家受访表示,广州首先要立足比较优势,持续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同时,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让人们“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一方面,可以发挥广州人口规模大的优势,着眼于人的有效需求驱动研究,适应现代都市生活需求变化特点,推动纺织服装、美妆日化等传统优势产业向定制化、时尚化、智能化的都市消费工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用好“人口大数据”,在公共服务规划、数据挖掘、消费行为分析等方面加强融合应用,建立“人口-产业-公共服务”联动机制,促进公共服务资源精准高效配置。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通讯员穗发宣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