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9:24:37 来源: sp20241123
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9年全球第一,动力电池市场规模连续8年全球第一,光伏装机规模连续10年全球第一……蓬勃发展的中国绿色产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然而,美方一些人士却忙着给中国绿色产能乱贴“标签”,诬称“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是依靠补贴政策”“中国绿色产能优势来源于不公平竞争”。
这些观点枉顾事实,悖离真相。实地走访中国新能源产业企业,看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就知道——中国绿色产业在国际市场取得的竞争优势,完全靠的是“真诚+实干”。
真诚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真诚地深化改革开放,真诚地促进合作共赢;实实在在地抓技术创新,实实在在地抓产品优化,实实在在地抓产业升级。
竞争优势,靠的是一家家企业和研发机构“十年磨一剑”的矢志创新。
10多年前,全球绿色产业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发达国家在技术储备、产业积累等方面占据优势,中国企业则面临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高等一系列困难。挑战面前,中国企业精诚合作、奋力创新,推动技术快速迭代。从充电一次续航1000公里的半固态电池,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从引入AI大模型的智能座舱,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区NOA领航辅助驾驶系统……日复一日、持之以恒的艰苦努力,造就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电动化技术的不断突破。
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观察到,“近年来,中国新兴产业之所以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是中国企业积极创新研发、控制生产成本的结果。”
把竞争优势归结于“补贴”,将十多年来中国绿色产业千万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的努力置于何地?!
竞争优势,靠的是中国不断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一座上海超级工厂,为何能在特斯拉的全球产能中占比过半?答案就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整与高效。上海,提供芯片、软件;江苏常州,提供动力电池;浙江宁波,提供车身一体化压铸机……在长三角地区,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在4小时车程内配齐所有零部件。
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产业门类齐全、配套体系完善。多数材料、组件都能找到本土供应商,为创新产品试制量产提供了强大支撑。正如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报道所说,与西方公司相比,中国电动汽车企业能够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先进技术,并通过其供应链降低物流、劳动力、原材料和运输成本。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是广大中国企业心无旁骛发展实体经济而造就的。
把竞争优势归结于“补贴”,将一代代中国人的接续奋斗置于何地?!
竞争优势,靠的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充分开放。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从来都是敞开大门、鼓励竞争。有序调整新能源汽车外商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全面取消汽车领域外资政策限制,中国持续扩大开放。
引入特斯拉等外资项目,鼓励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带来全新商业模式、用户运营模式及颠覆性的产品定义。在中国经济这片大海中,中外新能源汽车企业同场竞技,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奉上一款款技术含量高、用户体验极致的产品,也推动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把竞争优势归结于“补贴”,将一批批中外新能源企业为赢得市场的付出置于何地?!
竞争优势,归根结底靠的是新思想新理念的科学指引。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要求内化到生产力的要素配置和经济发展过程之中,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努力促进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智能化、数字化赋能的劳动资料和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从而不断提高产业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
中国新能源产业企业以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力新理论为指导,积极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大趋势,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取得绿色发展显著成效。
不可否认,为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中国实施了一些产业政策。必须看到,这样的产业政策并非中国独有。
《南华早报》文章认为,美国和欧盟都是国家补贴的“先锋和巨头”。2022年,美国政府通过《通胀削减法》,为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清洁能源产业提供约3690亿美元税收激励和补贴。欧洲多个国家也从公司税收到个人购置等方面普遍对电动汽车产业实施补贴措施。
既是通行做法,为何有关国家一些人士却频频对中国的产业政策说三道四?
有“酸葡萄”心理。中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良性互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消,中国便谋划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将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培育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并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特别是新时代十年来,坚定有力、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为新兴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助力其茁壮成长。看到中国的成功,有关国家一些人士难免“红眼”,急于借“补贴”之说行“打压”之实。
有“唯我独尊”的想法作祟。这些年,中国制造业从代工贸易逐步拓展到高附加值环节,稳步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这无疑刺激到有关国家一些人士的“敏感神经”。这些人一贯担心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使自身丧失机会,一贯希望通过“抹黑”压制后来者。“补贴”之说,无非是其“盘外招”的最新版本而已。美国智库凯托学会贸易专家斯科特·林西科姆直言,对中国的指责是典型的“双标”行径。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魏琪嘉认为,焦虑之下是政策进退失据,“自相矛盾”和“双重标准”之处比比皆是。筑起贸易保护主义的高墙,干扰的是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循环畅通,相关国家最终也会反受其害。
凡天下事,成于真,兴于实,败于虚,毁于假。中国向来主张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从不排斥你追我赶、良性竞争。全球绿色转型的深入推进,孕育着大海般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新能源产业赛道上,“有诚意、有定力、够努力”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必将同各国企业一道,携手进步,共享机遇。而那些口口声声标榜“绿色价值”“自由贸易”的政客和人士不是真诚、实在地推动绿色转型,反而出歪招打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设者、贡献者,必将遭到反噬。(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