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22:49:46 来源: sp20241205
中新网 北京6月7日电 6月7日,2024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全国1342万考生奔赴考场。各地纷纷开启“护考”模式和“静音模式”,为考生们创造良好的应考环境。
资料图:湖南省2023年高考结束,考生步出考场与亲友庆祝。 中新社 记者 杨华峰 摄7省份新高考首考
2024年,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等7省区开启新高考首考。
根据各地公布的实施方案和解读来看,考试科目为“3+1+2”模式,“3”为统一高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全国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1”为首选科目,即历史、物理中选择的1科;“2”为再选科目,即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科中选择的2科。选考科目由各省命题。
新高考实施后,在志愿填报方面,多地实行“院校专业组”的方式,多地高考录取不再区分一本、二本,合并为本科批次。
多地严防作弊,防止手机藏在鞋底!
高考前,多地多部门强调防范高考作弊,严打涉考违法犯罪活动。
例如,今年广州高考通过对智能安检门进行升级完善,强化对“放在屏蔽袋中的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陶瓷耳机等新情况的识别和预警。
今年,湖北襄阳高考安检门特别增加一个小台阶,考生过安检门的时要有一个抬脚的动作,安检更彻底,防止手机藏在鞋底。
辽宁锦州实现“智能安检门”升级完善,增加对手机屏蔽袋、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陶瓷耳机等违规物品检测功能。全市智能安检门安装15厘米高的脚踏板,严防考生将手机藏匿在鞋底带进考点的现象发生。
此外,高考前夕,各地公安机关已陆续侦破一批组织考试作弊案件和涉考诈骗案件。公安机关、教育部门发布提醒,考生要严格遵守考规考纪,切勿携带手机等任何电子设备进入考点考场,以免触犯考规考纪。
资料图:2023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送考老师为考生鼓劲加油。刘力鑫 摄多地开启“护考”模式
为给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多地开启“护考”模式和“静音模式”。
比如,高考期间,北京地铁继续推行“三优”通道,即乘坐地铁前往考点的考生及家长,可凭准考证享受“优先购票、优先安检、优先进站”服务。地铁部分车站设立“考生服务台”,及时为有需要的考生及家长提供服务。
山西太原明确,高考期间,考点周围500米范围内,全天24小时禁止从事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室内装修作业、商业促销广播、文化娱乐扩音、机动车鸣笛以及其他各类产生噪声干扰周边环境的行为。
四川公安交警要求,高考期间,全省公安交管部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时刻做好应急处突准备。对发生涉及考生交通事故的,坚持迅速出警、快速处理,必要时帮助联系车辆转送考生。
每年高考,都有考生忘带或丢失证件,因身体不适、交通堵塞等无法及时到场……公安部提醒广大考生、家长和考务人员,提前准备好相关证件、文具,遇突发情况及时报警求助,交警将开辟绿色通道,处理好高考路上的每一个求助。
专家建议:高考期间保持和平时一致的饮食习惯
针对高考期间的饮食,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建议,第一,考生应该尽量保持和平时一致的饮食习惯,包括进餐的规律、食物的种类和食物的数量,基本上与平时保持一致,不要盲目的食补,对于可能引起过敏的,或者是过去有过过敏情况的一些食物要特别注意避免。
第二,食物要充分烧透煮熟,最好是现制现吃。
第三,不要贪吃一些冷饮、太凉的,对胃肠刺激性比较大的食物。在食用时令的瓜果之前要充分浸泡、洗净,并且要尽可能的去皮。
第四,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要做好公共设施的清洁和消毒。
专家强调,广大考生保持跟平时一致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保持情绪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