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推动高质量发展 实现经济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24-11-27 22:00:55 来源: sp20241127

  目标是奋斗的方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2024年中国经济如何锚定目标、继续前进?

  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九项重点任务,绘就了2024年经济工作的“施工图”,充分体现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发展智慧。

  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广大干部群众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全力以赴完成九项重点任务,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身高1.78米、体重85公斤、全身40个关节自由度,能模仿人类抓握物体,还能通过立体声扬声器与人交谈……1月初,2024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上海开普勒探索机器人公司研发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引人关注。

  “去年11月,公司发布了3款通用人形机器人,计划今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向全球市场发售。”公司副总裁胡德波说。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需要提早谋划、提前部署,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

  北京着力完善脑机接口产业生态,深度推动新材料、新型制造技术、神经科学等交叉融合发展;上海围绕机器人整机、人工智能芯片等要素持续发力,加快布局智能机器人新赛道;安徽合肥大力打造空天信息产业新高地,从总部落地、研发创新、融资支持、频轨资源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将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同时推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6G、量子信息、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围绕这一“重要着力点”,九项重点任务作出周密安排——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位列九项重点任务首位,力求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优势将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意在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九项重点任务聚焦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直击“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为当前仍处恢复关键阶段的中国经济指明了方向。

  ——针对“有效需求不足”,部署“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容、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发展……今天的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并处于需求快速释放的阶段,孕育着广阔的市场空间。2023年,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1.4%,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应对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要求我们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更好发挥内需拉动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表示。

  破解矛盾,要立足自身优势,更要采取务实举措。从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等入手挖掘消费潜力,从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支持社会资本等方面入手激发有效投资……“多方发力、协同推进,消费和投资将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内需主动力’将不断增强。”王微说。

  ——针对“社会预期偏弱”,部署“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支持政策“免申即享”,鼓励民企参与国企混改,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投资项目……1月中旬,广东出台30条举措,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优化营商环境尤为重要。”中山大学教授林江认为,相关举措有利于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破除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隐性壁垒,提振民企发展信心。

  以改革促发展,靠改革添动力。从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健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到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畅通民营企业诉求反映和问题解决通道,再到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将切实增强经济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针对“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部署“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瞄准“关键少数”,聚焦“关键课题”。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速推进,广西南宁、重庆等地已将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推送至金融机构,金融和房地产有望实现更良性循环;财政部抓实抓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化解存量、遏制增量;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修订信贷管理制度,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信贷管理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体系……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我们将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一桩桩、一件件,直解“问题”和“烦恼”。增强信心和底气,有效应对和解决,中国经济将在战胜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经济社会体系是一个普遍联系、多维多元的复杂系统。大海般广阔的中国经济,承载和孕育着巨大发展空间,也面临不少两难多难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确要求,系统谋划、协调推进,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畅通“供”与“需”,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

  黑龙江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日均迎客超13万人,同比增长179%;新疆昭苏县,冰雪乐园充盈欢声笑语,冰雪雕作品吸引众多目光……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冰雪经济越发火热,“冰雪+体育”“冰雪+文旅”“冰雪+民宿”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冷资源”变身“热经济”,原因在哪里?

  消费需求走高。“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冰雪运动和冰雪消费越发成为常态化的时尚生活方式。”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刘敏说。

  基础设施支撑。“以前,从北京到河北崇礼滑雪,开车至少3小时。京张高铁开通后,高铁只需1个小时。城市和雪场更近,打通了消费堵点。”河北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负责人张旭光感慨。

  政府部门积极作为。黑龙江开展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吉林面向游客发放3000万元冰雪消费券……政策“礼包”接连推出。

  “冷资源”变身“热经济”,好处有很多。

  带动产业发展。在黑龙江哈尔滨,以冰刀、雪板为主的冰雪运动装备体系和以索道、造雪制冰设备为主的冰雪场地装备体系初步形成,集聚了2000多家相关企业。

  惠及百姓生活。冬日里,吉林松原查干湖屯炊烟袅袅,湖鱼美味香飘四溢。“老顾客流连忘返,新面孔与日俱增,开农家乐,年收入30万元左右。”村民曲三妹说。

  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具备强大生产能力,中国经济优势独特、基础坚实。“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必须找准既能够形成高质量供给又有利于扩大有效需求的结合点,在政策上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认为。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商务部部署“消费促进年”活动,江苏启动“苏新消费·冬季购物节”,山东支持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消费市场绽放新活力。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国内首个陆缆穿海工程敷设,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全球海拔最高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在四川开建……一批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供需高效对接、协同发力,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将更充沛。

  ——协调“城”与“乡”,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

  厂房林立,绿意盎然。经过4年循环化改造,山东济南平阴工业园展露新姿。

  “园区更新、城市变美,有我一份力。”今年30岁的任怀民全程参与了改造。在济南打拼近10年,他从普通员工晋升到公司管理人员,还从合租房搬进了自购的商品房,“安了家,落了户,归属感越来越强。”

  400多公里外,任怀民的老家——山东烟台黄渤海新区张家窑村的面貌也在改变。

  原先零散的地块,变身占地230多亩的葡萄种植基地。一处大棚里,从烟台市区赶来的技术员王爱华正给农民讲解修剪果枝的要领,“自打村里2021年成立合作社,我每周都来做技术服务。”葡萄熟了,村民富了,务工加分红,带动村民增收。

  “能否处理好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为推动城乡互促互进、共生共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2023年12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有关举措,明确“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留得住”;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一系列政策举措,既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也将有力拉动消费和投资、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表示。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共谱“协奏曲”,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将更广阔。

  ——把握“稳”与“进”,进一步夯实发展底盘。

  四川盆地再添大气田。1月17日,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获得突破:合兴场气田1330.1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通过审定,我国一个新的超深层、整装致密砂岩千亿方大气田诞生。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2023年,我国能源供应保障平稳。面对全球油气供需格局的不确定性,国家能源局表示,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能源资源储备体系,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粮食安全须臾不可忽视。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们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农业农村部提出,今年要围绕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播种面积总体稳定、有条件的地方挖潜扩面,力争多增产。

  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中国经济底盘将更坚实。

  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今年以来,广大干部群众踔厉奋发,中国经济发展再写新篇——

  黄浦江畔,上海启动“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系列活动,驰而不息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件大事;

  江淮大地,安徽聚焦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着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海之滨,广东聚焦产业科技话创新、谋未来,奋力建设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新广东;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业就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关键是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确保高质量发展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一方面,坚持精准施策,抓住“牛鼻子”、把握“关键处”。

  走进湖北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测试车间正在验证广东一家公司研发的“五轴加工中心”。经过数据分析、测试验证等流程,设备生产效率可大幅提高。

  “过去没有中试平台,只能到用户的生产车间测试产品,出问题后再返回来修改,会拉长研发周期。”华中数控中试部部长鲜飞说,企业自建中试和测试车间后,可以边测试边改进,研发周期缩短至原来的1/4。眼下,他们还积极打造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开放给业内其他公司共同使用。

  中试,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必经之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由于投入较高,不少中小企业缺乏中试能力。近日,有关部门印发《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瞄准的正是这一“痛点”。支持龙头企业搭建自主产品中试平台,建设综合性中试公共服务机构,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更多创新成果将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在症结处做文章、出实招。瞄准“卡脖子”技术,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项目;聚焦数据要素市场部分领域“空白”,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夯基垒台……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更多工作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一方面,保持战略定力,接续发力、久久为功。

  近日,《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发布,赋予浦东新区更大自主权,支持其高水平改革开放。

  在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基础上,围绕破除壁垒、开放场景等研究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在此前制度创新基础上,再谋划通过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参与国内标准制定、实施全球资产管理伙伴计划等开放举措……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浦东开发开放将不断展现新气象。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从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到放宽电信等服务业市场准入、解决数据跨境流动等问题、打造“投资中国”品牌……2024年,改革开放将持续向纵深推进。

  “深化”“扩大”“持续”“坚持不懈”“深入推进”……九项重点任务中的“关键词”,充分体现了一抓到底、善作善成的战略定力。

  促“双碳”,持之以恒。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新一年要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加快推动节能改造,扩大可再生能源消费,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稳就业,一如既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今年将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完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社会保障等支持体系,加力巩固就业向好态势。

  惠民生,常抓不懈。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将在原有以租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基础上,拓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更好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

  目标指向一以贯之,重大部署接续递进,宏伟蓝图才能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十四五”规划,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2024年,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十四五’前半程,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等5方面20项主要指标中,16项基本符合或快于预期,总体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表示,下一步,要持续抓好“十四五”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不断把发展优势转换为发展势能,2024年中国经济一定能够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认为。

  ***  ***

  时序更替,万象更新。

  看全球,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看中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良好稳固的基本面,韧性强、潜力大、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创造性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我们一定能推动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行稳致远。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1日 02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