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6:30:19 来源: sp20241224
【光明论坛】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党植根于人民、立基于人民,依靠人民发展壮大,有着强烈的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提出明确要求,其中一个就是“要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把矢志为民造福作为不懈追求,这既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殷嘱托和期待,也是对我们党初心使命的再次强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力军。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自成立伊始就把人民牢牢地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要始终牢记这一点,就必须树牢矢志为民造福的主观自觉,毫不动摇坚持人民至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断提高勤政为民的本领,在实践中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干部个人的成长发展,更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为民造福,首先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特别是要解决“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对于政绩为谁而树,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树什么样的政绩,关乎政绩的检验标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既要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靠什么树政绩,关乎政绩的实现途径。说到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上。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正确处理与人民的关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百余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由小到大,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成就,一个根本经验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优势。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视作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作为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实践证明,为民造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因此,一方面要永葆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自觉运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全部工作中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能力,认真倾听和了解群众诉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仅要为群众干,更要带着群众干,激发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磅礴力量。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造福不是一句空话,而要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柴米油盐酱醋茶”看似微小,实则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教育医疗住房,不仅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这些大事要事的积极回应,不仅是我们党情系人民的生动体现,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有力彰显。因此,要用真心、听真话、察真情,既“身入”群众,更“心到”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同时,还要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中的大道理、小道理讲通讲透,把党的路线方针讲明白,把党的利民惠民政策讲清楚,让群众切实体会到党中央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我们党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新时代新征程上,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造福群众,甘当服务群众的无私奉献者,才能守得住人民的心,也才能汇聚起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光明日报)
(作者:陈朋,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特约研究员)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