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生态论苑)

发布时间:2024-11-09 16:00:36 来源: sp20241109

  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良好生态环境凝聚着人们对绿色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也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带着购物袋买东西,并且循环使用;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节约利用水资源,淘米洗菜的水用来浇花,洗脸洗衣的水用来冲厕所;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今,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积极行动起来,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齐心协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40年双增长,离不开累计175亿人次义务植树的持续参与;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增至89.4%,背后是越来越多普通人成为“民间河长”“生态卫士”……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但乘以14亿多人口数,就能为守护绿水青山汇聚起澎湃力量。

  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着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全局,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强化绿色生活制度保障,完善有利于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2023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和责任。另一方面,要为生活方式绿色化提供物质基础、创造相应条件。比如,加大对公共交通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公共交通成为安全、便捷、经济的交通方式;完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提升垃圾分类“收转运处”一体化水平等。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每个人都是受益者,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比如,践行“光盘行动”,不使用一次性餐具;随手关灯、节约用纸,选择绿色办公用具;在日常出行中,主动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共享交通工具等等。

  在上海,居民区和单位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95%,垃圾分类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71万;在浙江杭州亚运会期间,绿色出行、线上办事、合理设定空调温度等60余种日常低碳行为积攒的能量,可以在线上捐献,助力“亚运碳中和”;在广东深圳,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通过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公益等节能减碳行为产生的减排量,均可量化转换成“碳积分”……如今,我国各地区各部门正在将绿色低碳理念浸润到衣食住行游用等方方面面,努力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鼓励人们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起来为祖国大地绿起来、美起来尽一份力,我们将汇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磅礴力量,不断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2日 05 版)

(责编:杨光宇、闫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