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10:29:30 来源: sp20241223
默达
近日,网传一段视频中,一身环卫工人打扮的男子正用铲子将白菜切碎并投入垃圾桶中,脚边仍有未开封的塑料包装和几组完好的白菜。它们本该被端上餐桌,如今却提前一步成了“厨余”,令人惋惜的同时,又对这样的做法感到诧异。
据悉,该男子系北京绿鑫城市环境管理有限公司员工陈某,负责垃圾分类桶站日常管理和维护,因月底尚未完成当月厨余垃圾分拣任务,遂将公司内部食堂的白菜充当厨余垃圾进行处理。从相貌上看,这名员工大概经历过“白菜梆子喂猪都可惜”的年代,却不听周围群众劝阻,公然浪费粮食。这就要进一步深究,究竟是因为个人日常工作不积极,到了月末临时应付,还是因为指标的设置不合理,使得处理人员出此下策。
糟蹋浪费粮食,不尊重菜农的劳动成果,是非道理已然十分清楚,更引人深思的是“白菜充数”背后的利益考量。从画面左侧路人老伯的说法来看,“25桶”或许是当地处理垃圾的月度指标。但为垃圾处理量设定指标,本就有“形式主义”之嫌,指标从何而来,是否科学合理值得探讨。若是公司设定,是否意味着可以等效转化为补贴奖励?若是社区或是相关管理部门设定,是否会挂钩运营资质,影响到相关评先推优?推动垃圾分类过程中出现的监管盲区仍需深挖,以揪出执行机制上的漏洞。
“形式主义”的做法背后,常见“只重结果”的草率导向。深究“分拣量”这一指标,固然与基层工作人员勤快与否有关,也要参考居民垃圾的生产速度和垃圾分类的推行情况。换句话说,如果垃圾分类的意识不能深入人心,分类工作不能鼓励引导全民参与,却只是在指标上“一刀切”,一味将问题推给负责垃圾处理的当事人,终是治标不治本。
深入推进垃圾分类,这是关系群众生活的民生“小事”,更是保护资源环境的一件大事,需要广泛参与、循序渐进。近年来,部分地区在实施过程中走得过快过急,标准虚高、弄虚作假,量是上去了,民众却连怎么分类都不清楚;部分工作变了形、走了样,分类投放情况不达标,处理能力跟不上,最后回收时仍是几个桶倒在同一堆……若只是粗放地推进工作,不仅无法实现循环利用的目标,反倒可能在层层施压中耗光了群众和环卫工人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不该是白菜,而应是急功近利的思想被“丢进垃圾箱”。
目前,中关村街道办已约谈涉事公司,责成其进行自查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同时深刻汲取教训,对辖区内所有社区开展排查,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引导和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希望这些被浪费的白菜能为相关单位和责任人敲响警钟,莫让闹剧再度上演。(南方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