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广州十三行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缩影

发布时间:2024-12-21 18:05:05 来源: sp20241221

   中新网 广州10月26日电 (记者 孙秋霞)2024年度广州荔湾历史文化科普活动26日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举办,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江滢河以“广州十三行西洋商馆的文化功能”为题,讲述了广州十三行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他表示,广州十三行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缩影。

图为荔湾历史文化科普活动讲座现场。荔湾区委宣传部供图

  本次活动由荔湾区委宣传部、荔湾区国家档案馆、荔湾区文广旅体局、荔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讲座伊始,江滢河介绍,十三行不单指广州市区里的“十三行路”,在历史的长河里,十三行更是一片规模宏大的商馆区,是一种贸易体制。

  清代广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贸易传统,成为西方各国对华贸易的首选之地。根据清朝夷务管理规定,西方商人来广州贸易,只能在广州城西外、珠江沿岸行商建造的房屋里居住,随着贸易的发展和管理制度的完善,逐渐在珠江沿岸形成了他们在广州的居留点,被称为夷馆(西洋商馆)。

  十三夷馆(西洋商馆)是西方各大贸易公司或私商在广州专门经营进出口货物的商馆,也是他们在广州贸易期间居留和生活的场所。

  随着广州贸易的发展,珠江沿岸的西洋商馆区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社区,同时也在文化交流、外交事务和宗教传播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也让广州呈现出鲜明的世界性色彩。

  江滢河认为,广州十三行西洋商馆区的首要作用无疑是中西商贸交易的场所。十三行西洋商馆区从18世纪初开始出现,到1760年公行成立之后逐渐成形。经过若干重修最终形成规模,其演变发展过程本身体现了广州贸易的发展和中外势力的角逐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西洋商馆里发生了很多跨文化贸易带来的科学、艺术、思想观念的交流互动。江滢河介绍,荷兰、英国东印度公司聘请画师将中国的动植物绘画后带回本国。此外,外国商人在广州的生活,也对于本地文化产生了影响,如商馆的宴会引入了西洋乐器和乐曲,商馆前临江的广场被修建成西式花园,成为中国内地最早的西式花园。

  江滢河表示,广州十三行的历史不仅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缩影,更是全球化进程的早期体现。通过这一商贸平台,广州不仅成为了外贸的中心之一,也为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流提供了独特的空间与契机。(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