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12:01:17 来源: sp20241227
中新网 北京9月14日电 今天,2024北京餐饮品牌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会上发布的《2024北京餐饮业观察报告》显示,北京上半年餐饮业注册量达4842家,日均新开餐厅26.5家;注销吊销的餐饮数量也呈上升趋势,传递出餐饮业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的信号。
大会由北京市商务局指导,北京烹饪协会、北京商报社主办,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支持,以“开放融合焕新”为主题。发布的报告由北京商报社、北京烹饪协会、深蓝智库联合出品,围绕北京餐饮业的创新变迁进行调研,全方位精准预判餐饮新趋势,旨在加速推动北京餐饮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并为业界同仁提供前沿的思维启迪与实战策略。
日均新开26.5家餐厅
餐饮业步入全新发展阶段,2024年的北京餐饮界尤为显著地迎来了迭代加速的新纪元。今年以来,“开店与闭店”成为业内外的热议焦点,虽整体市场显现出恢复性增长的态势,但增长并不均衡,而是伴随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浪潮。一部分餐饮企业敏锐捕捉机遇,实现了快速扩张;反观也有部分企业因经营策略不当而陷入闭店困境,这一反差深刻体现了行业在复苏道路上的复杂性与竞争的白热化。
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餐饮业注册量达到131.66万家,相较于2023年同期增幅明显收窄。具体到北京,上半年餐饮业注册量达4842家,日均新开餐厅26.5家。虽然同比减少15.67%,但依旧是最为活跃的业态。同时期内,注销吊销的餐饮数量也呈上升趋势,这明确传递出餐饮业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的信号。
地域分布上,截至2024年8月,朝阳区、昌平区与延庆区成为北京餐饮企业存量最多的三大区域,且朝阳区、昌平区及丰台区在上半年更是以显著的注册量增长领跑全市,彰显了这些区域在餐饮市场中的活力与潜力。
人均21—30元门店最多
餐饮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行业加速洗牌,老品牌纷纷投身价格战,却普遍面临收入增长与利润提升不同步的困境。2024年上半年,全国餐饮业收入26243亿元,同比增长7.9%;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7192亿元,同比增长5.6%。
聚焦北京市场,上半年北京餐饮业实现收入同比下降3.5%,为637.1亿元。同时,一组2024年上半年北京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利润下跌的数据引发餐饮业内外热议,更是揭开了今年餐饮业的现状。
从品类构成观察,小吃快餐、饮品与火锅占据了北京餐饮门店数量的主导地位,这直接反映了低门槛、低投资成本是众多商家选择进入餐饮行业的重要原因。消费者层面,小吃快餐因其便捷、价格亲民而广受欢迎,饮品与火锅则特别受到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成为新兴消费趋势。
从市场运营角度看,上述品类的标准化生产流程与快速出餐机制,不仅简化了管理与运营流程,也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这一特点在人均消费价格上得到体现,北京餐饮市场中,人均消费在21—30元的门店最为密集,其次是31—40元区间的门店。
品牌竞争格局方面,瑞幸咖啡、星巴克、肯德基、绝味鸭脖、麦当劳门店数排在首列,其中瑞幸咖啡更是连续两年稳居北京餐饮品牌门店数量榜首,凸显了其在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
出海、加盟、子品牌成为新曲线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餐饮业展现出非凡的活力与韧性,积极探索变革之道成为行业共识。价格体系的重构凸显了消费者对极致性价比的高需求,促使企业在价格与品质间寻找平衡点。同时,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的拓展与加盟模式的开放,两者均成为企业重塑增长曲线的重要方式。
此外,餐企意识到,品牌建设愈发重要,差异化布局、场景打造和推出子品牌等是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关键。在此期间,无论餐饮的资本市场如何变幻,“小吃小喝”仍是资本心头好,其投资逻辑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价值与发展基本面。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餐饮市场的价格战趋于白热化,从咖啡、茶饮到快餐,各品类竞相推出低价策略,“9.9元”不再只是低价标签,而是成为价格战中的标志性数字,进一步推动了行业客单价的下探。“6.6元一杯奶茶”“3元一顿自助早餐”“1元一份的甜筒”等,在社交媒体上带有强烈的冲击感,更是不断拉低客单价。
此外,餐饮头部企业与新兴黑马品牌纷纷开放加盟。例如坚持直营30年的海底捞宣布引入加盟特许经营模式;曾多次强调直营的珮姐重庆火锅也全面放开加盟;九毛九、乐凯撒、和府捞面等品牌也在不同时间逐步开放加盟与合作。此举能够更快地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有助于品牌获取更多资金流并分担经营风险,但加盟模式的双刃剑效应亦不容忽视,如何有效管理加盟商、维护品牌形象成为新的挑战。
中餐品牌的国际化征程同样值得关注
不仅火锅、茶咖等品类持续作为出海主力军,如海底捞、小龙坎等火锅品牌在海外积极拓展门店,喜茶、蜜雪冰城等茶咖品牌加速出海进程;湘菜、浙菜等正餐品牌也纷纷扬帆出海,如农耕记在新加坡开店,新荣记走向海外,外婆家官宣美国纽约曼哈顿首店等消息。中餐品牌不仅深耕东南亚市场,更将触角延伸至欧美日等地,尽管面临文化差异、法律法规差异以及供应链管理复杂等挑战,但中餐的全球化步伐依旧坚定。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或是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今年一些餐饮“老人”开始加速推出子品牌,包括新荣记、海底捞、沪上阿姨等,如今旗下涉及品类包括茶饮、炸鸡、烤肉、火锅、正餐等多个品类,消费场景更是涵盖了从高端商务宴请到日常聚餐、就餐。
对此,报告认为,餐饮业的品牌化趋势愈发明显。借助规模化扩大影响力,利用子品牌拓展市场,满足消费端对品牌的重视,再加上场景和爆品的差异化布局,餐饮品牌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市场中谋求更好的发展。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报告还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深入、客观的北京餐饮业现状,对2024年餐饮品牌发展格局变化进行深度剖析,解读餐饮品牌发展脉络,为行业从业者、投资者、政策制定者以及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共同推动北京餐饮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征程。(完)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