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04:57:38 来源: sp20241101
“我最近已经陆续删除了好几个政务应用,不用为了考核每天定时定点在手机上登录、打卡,真是给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减轻了不小的负担。”近日,一则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的《浙江嘉兴:巡视整改助推基层“指尖”精准减负》文章,在基层干部“朋友圈”引发热议。
据报道,嘉兴在处理省委巡视反馈的“破解基层负担过重问题成效还不够明显”问题上,把“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治纳入市委攻坚破难行动,既以“自下而上”摸清问题、“自上而下”推动整改,又“上下联动”同步发力、“闭环筑堤”确保长效。祛除“指尖之苦”必须深挖根源、标本兼治。
要把监督排查强起来。俗话说,“不治其本而务其未,譬犹拯溺,锤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除“指尖”之苦也是如此。从源头上强化监督、清理排查,就不会导致“空壳类”“功能重复类”政务平台、APP、工作群泛滥。比如,浙江东阳组建由纪委、市委办、网信办、大数据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工作专班,以“解剖麻雀”的视角开展地毯式摸排;浙江开化通过线上监测+线下督查,对应用程序安装注册、文章关注转发点赞等基层干群反映强烈的“关键点”开展清理整治;广西鹿寨对流于形式的“学习打卡”、直接越级向基层派任务、群里表态指尖落实等进行严查。
要把制度机制建起来。任何一项专项整治,既要“当下改”,更要“长久立”。也就是说,做好“后半篇文章”尤为重要。祛除“指尖之苦”,既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该清即清、该留则留,也要注重标本兼治,建立常态化监管措施和长效机制。只要真正有制度的刚性约束,就能使基层干部避免“指尖之苦”。
要把主体责任扛起来。千责万责,最先要扛的是主体之责。作为责任主体,不应将微信群等作为布置任务、下发通知、了解民情的重要方式,也不应将“群里安排、群里回复、群里指示、群里调研”变成工作常态,更不应将手机APP等信息平台作为摊派任务、排名通报的载体。否则,这些“政务之负”将会导致形式主义泛滥。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以实际行动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开刀亮剑,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除“指尖之苦”,贵在久久为功,只要将形式主义的“政务之负”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件一件对账销号,就一定能够让“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无处遁形。
(责编:徐玉涵、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