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11:46:31 来源: sp20250104
中新社 成都12月11日电 (单鹏)埃及国家研究中心教授伊斯梅尔(Omayma Ismail)11日在成都登上返回埃及的航班,她特地托运了一箱四川产的红肉猕猴桃,“这个品种很甜,我觉得在埃及会受到欢迎”。
伊斯梅尔是“一带一路”猕猴桃产业技术国际培训班的学员。该培训班由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承办。过去15天,来自埃及、巴基斯坦、蒙古国、阿富汗、伊朗、尼泊尔等国家的20位农业专家在四川成都和德阳两地,就猕猴桃全产业链育种、栽培、绿色防控、采后贮藏保鲜等技术进行了培训和交流。
12月7日,国际农业专家在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学习电子扫描显微镜实验操作。(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供图)此次四川之行,伊斯梅尔品尝了口味甘甜的红肉和黄肉猕猴桃,这让她看好猕猴桃在埃及的前景:“这次培训班是个很好的开始,埃及与中国围绕葡萄、柑橘等水果开展了许多合作,我相信两国在猕猴桃上也可以合作,比如联合开展项目,签署合作协议或者交换研究人员。”
正如数百年前辣椒沿海路或西南陆路进入中国、传入四川,如今四川猕猴桃正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山岭、走向世界。中国是世界猕猴桃的发源地,四川是中国猕猴桃第二大产区。经过40余年发展,四川猕猴桃种植面积达75万亩,年产量44万吨。
四川猕猴桃有何吸引力?据四川省科技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赵敏介绍,四川开创了红肉猕猴桃育种和产业化先河,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20余个,形成了红肉黄肉、早中晚熟配套系列新品种,在欧盟、美国、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申请和获得品种权25件。
2014年,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和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签署共建《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协议书》。近10年来,该联合实验室成果显著:系统创建了猕猴桃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突破了猕猴桃亲本创制、标准化栽培、溃疡病防控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培育品种已在国外授权许可意大利、智利等11个国家种植,面积超3500公顷。
“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和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走过了30年的国际科技合作历程。”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永志说,今年双方签署了新一轮协议,将聚焦猕猴桃优势基因、重大病虫害预警防控、果园安全生产等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同时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交流。
这一联合实验室模式吸引了阿富汗阿迦汗基金会科研管理人员阿卜杜尔(Abdul Ahad Ahady)的关注。其常年在阿富汗东北部的瓦罕走廊与农民打交道。这次培训中,阿卜杜尔对四川猕猴桃种植、实验室研究以及冷链系统印象深刻,“种猕猴桃可以增加阿富汗农民的收入,我会把在四川学到的技术带回去,也会建议阿富汗政府农业部门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尤其是在农业科技领域。”他说。
11月28日,国际农业专家在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什邡猕猴桃科研基地学习猕猴桃冬季管理技术。(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供图)巴基斯坦信德省农业部(推广部)副主任安拉(Allah Warayo Rind)的工作是向农民普及新种植技术。他说,巴基斯坦市场上的猕猴桃主要依赖进口,而且价格昂贵,“如果巴基斯坦广泛种植猕猴桃,我们国家猕猴桃价格就会降低,人们就更愿意购买。这次我们走访了很多农场,看到了中国种植、保存、销售猕猴桃的办法,这些经验都可以复制到巴基斯坦。”(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