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19:18:10 来源: sp2025010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全球和中国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
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上调了2024年中国经济和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预期。同时,基于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增长充满韧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3.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反映了去年中国经济高于预期的增长势头延续,以及中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产生的带动作用。
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今年以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4年1月,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升,释放了开年经济运行积极信号。
“中国经济的竞争优势依然存在”
作为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各国协调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平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全球经济增长在2024年有可能出现进一步的上行,几大因素中包括中国经济复苏速度的加快。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也提振了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可能超过预期,亚洲新兴经济体今年的整体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5.2%,比去年10月的预测提高0.4个百分点。
不仅仅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盛、瑞银等国际金融机构也在近期发布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消费和服务业将延续疫情后的复苏趋势。英国经济学人智库等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基本面将更加稳固。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机构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电子产品、矿产等出口强劲,不少产业全球竞争力领先。
中国美国商会发布最新调查报告显示,有50%的受访美国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首选或前三位投资目的地。中国欧盟商会调查显示,59%的受访企业将中国视为三大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中国德国商会的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91%的受访德国企业表示将继续扎根中国市场,超过半数的受访德企计划未来两年内增加对华投资。
更多的国际机构和企业以实际行动表达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
日本经济界访华团、世界银行执行董事访问团、法国达能集团、美国安利集团、德国宝马集团……近期,国际机构和跨国公司负责人纷纷到访中国,看好中国市场、深化务实合作。
宝洁公司首席执行官乔恩·莫勒最近表示,1月初他在中国待了6天,与中国员工和政府官员见面,并到居民家中了解购买习惯。他说,“中国的长期机遇仍然完好无损”。
世界,正日益感受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深圳港小漠国际物流港,比亚迪“开拓者1号”滚装船启航,搭载着5000多台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目的地荷兰符利辛根港和德国不来梅哈芬港。
2023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数据显示,中国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是电动载人汽车。去年,中国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元大关,国际份额遥遥领先。韩国《今日货币》报道指出,尖端产品已开始成为“中国制造”的代表。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一列列中欧班列驶出,搭载着来自中国各地的日用百货、汽车及零配件、机械设备等货物,开往欧洲。
2023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7万列、发送19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和18%。这条国际物流陆路运输“黄金通道”,畅通了中国与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的物流,为双方经贸往来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企业在创新能力、迭代速度、制造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背后是中国完善的产业链和超大规模市场。”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告诉记者,“中国经济的竞争优势依然存在,并会继续影响中国和世界经济的走势。”
中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韩国官方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首次成为韩国最大海外直购消费目的地。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表示,中国正在从基于投资和基础设施等的增长转向基于创新引领的增长,在全球经济和全球贸易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赴中国进行第四条磋商报告的代表团团长索纳莉·贾殷—钱德拉对记者表示,中国政府实施的有关政策将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并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带动其他国家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她认为,2024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仍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将是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中国政府实施的有关政策将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
“中国政府实施的有关政策将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对中国经济增速的上调,重要原因在于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宏观政策。
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24年确保财政总的支出规模有所增加……开年以来,宏观政策频频发力,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相信中国仍有相当大的政策空间。”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尽管中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但中国政府有能力采取必要措施提振经济,其中一些措施已经开始产生积极影响。
今年以来,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中国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福建晋江召开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再度释放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
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新的一年,中国多地绘制出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路线图”:上海提出,要进一步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竞争力,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贵州将实施外贸提质增效行动;重庆将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1月28日,中国与泰国签署互免签证协定。消息公布后,多家旅游平台相关搜索量大增,泰国相关关键词搜索热度比前一天增长超7倍。联合国旅游组织负责人近日表示,中国的免签政策有助于世界旅游业再次回暖,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将带动周边国家旅游业共同发展。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低迷之际,如何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新动能?中国的答案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将继续是一个能为双边合作提供巨大机会的经济体。”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表示,中国经济规模巨大,在先进制造、绿色经济等领域有很多优势,还拥有巨大的市场。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跨国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认为中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将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合作潜力。
与此同时,宏观政策合力防范化解风险,夯实经济稳定运行基础。
近来,国际舆论持续关注中国多地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密集出炉,部分城市调整房地产限购政策。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广州、东莞等50多个城市调整和优化了房地产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欢迎中国为遏制房地产行业风险采取的举措。
“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地狠抓落实,推动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保交楼专项借款项目总体复工率达到99.9%。
截至2月20日,29个省份214个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分批提出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房地产项目5349个。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如果中国能够继续采取措施,推进房地产部门改革,提振消费者信心,那么中国经济复苏速度可能超过预期。
“根植中国就是抓住了未来”
国际媒体和观察家普遍注意到,中国农历新年前后,热闹的消费气氛快速升温。
盒马鲜生上海汇阳广场店内,鲜花合伙人王侠皊正忙着给顾客介绍各种鲜花养护方法。颇有节日氛围的银柳,1月份在盒马各门店的总销量同比增长2.5倍。
“冰雪”盛宴,元旦开始走俏的哈尔滨热度不减,春节假期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余倍,为不少南方游客带来东北年味体验。
1月26日春运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近1.9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9.7%;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提前半个月预订春节旅游消费的订单较去年同比增长约5倍……人流、物流活跃度提升,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2.5%,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假日消费可能显著拉动中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外媒报道说,“观察家们预计,旅游热潮不仅会提升节日气氛,还会成为促进消费的催化剂。”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扩内需政策密集出台,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带动相关领域投资;商务部把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山东提出,将举办家电家居、电子产品等促消费活动200场以上;黑龙江提出,2024年将建设省级重点产业项目1000个……
“根植中国就是抓住了未来。”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顾宇韶对记者表示,2023年中国在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创新研发等方面提供支持,有效惠及民众,也为医疗行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我们在华发展的决心是长期和坚定的”。
“中国正在成为前沿技术落地的‘创新场’”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举措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开年以来,中国聚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力,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新动向。
数字孪生车间大幅减少产品前期研发成本,智慧物流系统大幅提高物流设备总利用率……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内,元宇宙技术正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画出发展“新曲线”。
这个今年新揭牌的产业园,成为路桥区从制造强区向创新高地迈进的赋能中心。“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了传统产业发展方式新的变革。”路桥区委书记潘崇敏说。
无独有偶,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近日公布的2030年目标,也将数字化转型升级作为重要发力点。“我们将强化在华研发布局,通过更好地运用本土创新力量,更敏捷地响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说。
“中国正从‘世界装配车间’朝‘全球高科技零部件组装厂’转型。”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近日刊文认为,中国将加速工业现代化并借助最先进的科研试验设计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
“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正在成为前沿技术落地的‘创新场’。”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对记者表示,中国正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和绿色低碳转型,这与西门子的技术优势高度契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以来,中国各地区各部门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上下齐心、向“新”而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大力支持科技创新,财政部表示,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要求,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广东提出实施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安徽启动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江西将实施重大科技成果熟化与工程化研究项目、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意味着我们要更快摆脱对传统增长路径的依赖,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利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说。
“总的看,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开放的中国将继续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合作机遇,中国经济前景光明,对此我们充满信心。”展望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表示,总体上看,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宏观调控将加大力度,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今日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新型大国,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经济体。”英国知名学者马丁·雅克表示,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蓄势待发的中国,并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在新的一年将继续坚持的方向、政策和方针,中国式现代化以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方式加速推进。
(本报记者吴乐珺、吴秋余、俞懿春、杨一、李志伟)
(人民日报)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