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村画廊中

发布时间:2025-01-02 03:07:39 来源: sp20250102

  那天,去江西上饶横峰县半山源村,在路上山腰平台小憩。已过黄昏,云层很厚。昏昧中,山峦色调渐深地铺排开,极像悠远的画。

  半山源村因位于乌石山峡谷半山而得名。村子藏在大山皱褶里。从小憩的平台起步,车盘桓上山,复又下到山腰,才到半山源村。

  住的是古旧的木屋,一屋子深沉的木香。树叶挠着窗户,屋外水声潺潺。天一明,赶紧去看窗外,水在沟渠里清澈地流着,渠边是成片的稻田。田边站着桃树、枣树,挠窗户的是一棵枝叶稠密的枫树。四处明净,水洗过一样。

  走进村中,看见一座同样古旧的木屋。一家人正吃早餐,热情地招呼着我。地上摆着做手工的木架,上面挂着做好的小流苏。女主人说,做扇坠儿压襟坠儿灯笼坠儿都行,村里有专人上门来收。这样,她们可以一边照顾家里,一边挣些零用钱。她的大儿子在屋外一摞整齐的木柴边端坐,面前就是家里的地。他环视着四周,告诉我,现在家家都有新屋,他家的新屋在地的那一头,但一家人舍不得这个老屋,天热时到这里来住。他最小的弟弟在山外读大学,说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骄傲的神情。

  一个人走,青山环抱着村子,山顶转着几架风车。路上听村民说,越往沟里越美。山高路远,村里野趣盎然。古树、石桥、农舍……移步换景,走到哪里,都像在画里。

  村民说,这里最高的山叫米头尖山,海拔一千三百多米,山顶是看日出的最佳观赏点。太阳跃出,金光遍洒,群山在沉睡中苏醒。

  在司铺乡牛桥村,遇见另一种当地特产,也有个“米”字,那是农人自家泡的酒——斗米酒。当地朋友说,一斗米换一条虫,所以叫斗米酒。去看泡酒的玻璃坛,酒里有蚕蛹一样的虫,还有不认得的植物。农人说,这虫藏在云实树的枝干中,药用价值高,又很难寻得,所以古时人说,一斗米才能换一条虫。

  在村广场的廊桥边,吃农人做的灯盏粿。糯米团捏成灯盏的样子,里面放拌好的菜丝肉丁,大小正好一口,有米香有菜香,糯软清脆。在横峰,有很多这样朴素美味的“粿子”:肉圆粿、饭麸粿、麻糍粿、荞麦粿、清明粿、油子粿……

  一棵大树下,人们在看吊戏。吊戏在牛桥村历史悠久、大名鼎鼎,也叫提线木偶戏。师傅在幕后,站着唱着动作着,幕前的人偶活灵活现地演着人间事。牛桥村的莞草池是吊戏的发源地,《横峰县志》有记:县邑牛桥莞草池人周添兴创办了吊戏“老七班”。我们去了周添兴师傅后人的工作室,看到陈列着的各种偶,其中有的甚至传了几代人。以前,吊戏都在喜庆的节日上演,农人以戏娱神,祈求神灵护佑。演戏前是要来人请的,虔敬地请了,戏班子才去表演。吊戏让牛桥村有了和其它村不一样的味道,这种传承于民间、历史悠久的艺术,仿佛和村子年年岁岁生长在了一起。

  不远处就是稻田。据说村里还生长着一种禾雀花,只是过了季节,我们无法亲见。在农家院外墙上手绘的图画里,花朵像小雀一样成串挂在枝头,不知是否画的就是禾雀花。细看的那一刻,仿佛能听到嘤嘤的叫声。

  司铺乡,“司铺”两个字,一看就有来历。果然,司铺古称司路铺,因在此设征税机关得名。为何在此地设机关征税?因为这里是四面八方的交汇要道。上世纪30年代,浙赣铁路玉南段贯通司铺境内,司铺火车站也于当时建成。而今,沪昆铁路、沪昆高速铁路、320国道横穿司铺乡境。可以说,司铺和铁路有着不解之缘。位于320国道沿线的司铺乡刘家村,多条铁路曾经过这里。于是,今天的刘家村人将火车文化做成村子的特色,建了火车文化长廊,还打造了一个叫人惊喜的火车小镇。人们可以在一段老铁轨上,坐在老式蒸汽火车上观光游览。观光火车上,能望到高铁和高速公路。不同时光的交汇,真让人有恍惚之感。火车沿路,全是锦缎般的繁花绿树。

  我特意从刘家村带回一顶草帽。认真端详发现,这顶南方稻草编织的草帽上面,有个红色的铁路徽标。

  这些年,走过祖国大地上东西南北的很多乡村。在我眼中,那一个个村庄,如今已成为山清水秀的生态宝地,韵味绵长的乡愁家园。走在村里,犹在画廊中……

  本版制图:汪哲平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3日 19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