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5:29:45 来源: sp20250110
中新网 上海10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在人的一生中,疼痛难以避免。适逢2023年“中国镇痛周”,记者18日了解到,数字智慧医疗的发展给慢性疼痛治疗带来新的希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疼痛科主任马柯主任医师接受采访时指出,虚拟现实技术(VR)就是一种新兴的辅助或替代药物的镇痛方法。
专家介绍,VR疗法或会对身体内置止疼系统的关键部分进行干扰。(上海市健促中心供图)“VR疗法就如橡皮擦一般慢慢擦去脑中由疼痛留下的痕迹,而全新的听觉、触觉和视觉可以让疼痛患者进行有意识的放松。”马柯介绍,“在VR技术的运用下,大脑如同被‘劫持’了一般,病人可以在游戏中欣赏风景、与动植物互动,不知不觉起到了从疼痛处分心的作用,不再那么难受。”
马柯介绍,目前,VR疗法有放松疗法、正念疗法、接纳承诺疗法等8个。以单次VR放松疗法为例,病人戴上VR眼镜,首先体验一场7分钟的被动沉浸放松:在“海洋之旅”中,病人就如同在海洋中遨游,身边环绕着鱼群、海藻、珊瑚;随后是8分钟的主动引导放松:这是一趟“丛林漫步”之旅,在空气清新的山林中,病人可以完全放松呼吸。而且VR耳机、控制器以及连接到耳机的“呼吸放大器”,可将患者的呼吸引导至耳机的麦克风,用于深呼吸练习。
研究表明,VR疗法或会对身体内置止疼系统的关键部分进行干扰,包括大脑、脑干和脊髓等,这样就有助于减少对疼痛感知的扩散。
面对慢性疼痛,“忍忍就过去了”对吗?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疼痛科主任郑拥军主任医师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被称为“坏痛”的慢性疼痛往往持续3个月以上,且难以治疗,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破坏作用。研究数据显示,很多慢性疼痛患者会被严重抑郁困扰,甚至出现自杀倾向。郑拥军指出,因此,一定要重视,并积极治疗、管理慢性疼痛。
专家指出,慢性疼痛往往持续3个月以上,且难以治疗,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破坏作用。(上海市健促中心供图)在2023年“中国镇痛周”上海健康大讲堂专场活动中,记者了解到,在中国,慢性疼痛的发病率高、患病人数庞大,且呈快速增长和低龄化趋势,其中,比较常见的疼痛有骨骼肌肉痛、神经病力性疼痛、癌性疼痛和术后慢性疼痛。
对于疼痛,很多患者苦于找不到根源,只能消极应对。如今,随着科技发展,在红外热成像仪的帮助下,疼痛根源无所遁形。郑拥军介绍,红外热像图能够实现疼痛可视化,为疼痛临床评估提供了新的、科学的可视工具。它可将病变部位细微的温差变化,通过人体温度分布的彩色图像形式显示出来,从而生成“人体疼痛图谱”,即红外热像图,进而实现疼痛可视化。医生能够直观地分析出身体病变发生的部位、范围,辅助进行激痛点定位。这位专家解释,这也就是说,凡是引起人体组织热改变的疾病都可用红外热像技术检查。
除了药物治疗,慢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已经实现临床获益,比如,神经阻滞技术、触发点针刺技术等。郑拥军介绍,脊髓电刺激疗法是在脊髓的硬膜外间隙植入一根电极,通过植入皮下的神经刺激器发出弱电脉冲,阻断疼痛信号传导,实现控制和缓解疼痛的作用。该治疗方法不破坏人体的组织结构,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其灵活多变的调节模式还可随患者的病情变化,通过医生在体外不断调节,使疼痛能获得长期有效的控制。(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