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难还是读研难?克服困难比确定答案更重要

发布时间:2024-12-21 16:48:32 来源: sp20241221

  “我有考研的能力,但没有科研的水平。”“考研是种对应试能力的考察,但读研是种对综合素质的评估。”这些天,湖南湘潭一名研究生发布了一则视频,分享自己读研两个月来的感悟。相关话题“到底是读研难还是考研难”,引发了许多网友的讨论。

  读研难还是考研难?这是媒体进行的议程设置,也是戳中人心的灵魂发问。

  围绕这则视频的讨论里,有人说,没考上不甘心,考上了不开心;有人说,考上研只是拿到研究生生涯的入场券,长跑才刚开始;有人坦言,自己能考上本就不是因为科研底子多扎实,面对真正的学术,难也认了……翻看评论区会发现,真正“二选一”的并不多。

  现实中,类似的“二选一”问题还要更多。比如,“考大学难还是读大学难”“考研难还是就业难”“考研难还是考公难”。“难”总是花样百出的难,或者说,没有哪一种选择是轻松的选择。笔者联想到一句笑谈:读高中的时候,老师说考上大学就好了;读大学的时候,爸妈说工作了就好了。某种美好的想象,似乎总在未来等待。

  这难道是,难的总是现在,希望只在远方吗?

  客观来说,发布这则视频的学生刚开学不久,两个月的学习体验,还不足以使其对读研作出全面的评价。作为阶段性的个体感悟,其体验只是一种参考。

  “难”的体验,换个角度看,也不一定是坏事。至少,它折射出这名同学对自己有更高期待,折射出学校乃至于国家对研究生培养有更高定位。研究生学历没法靠“混”和“水”得到,必须用扎实的学习和努力来获取。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感到“难”就对了。

  平心而论,“难”的滋味不好受,而且很复杂。视频当事人其实是万千研究生“萌新”的一个缩影,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面对专业,“没有方向感和目标”;面对文献,“没有阅读热情”;面对研究,“考上了就闲鱼了,没什么动力”……

  由此可见,与其说“难”是一名新手研究生吐槽的关键词,不如说“没有”才是;与其说困扰很多研究生的是客观存在的学习障碍,不如说是种茫然和无力的感受更令人沮丧。

  考研时,披星戴月,必胜的劲头取之不竭;读研时,萎靡不振,有一身劲也没处使。体验错位的背后,本质上是要求错位。正如视频中研究生的感受,应试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是一码事;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发自内心的热爱也不是一码事。

  “热爱”这个词,自带一种理想主义色彩,不得不说,是现实的许多因素让这种色彩黯淡了。

  在今天,我们可以对读研作两种理解:其一是搞科研、做学术,其二是攒学分、升学历。不同的价值追求指向不同的内涵理解。不管出于哪种目的,读什么样的研,都是人的自由选择,都应当被尊重。与此同时,不管为什么而读研,读完了研,最终都得走向市场、走上岗位。可如今,就业难,也是研究生必须面对的另一种难。

  必须指出,研究生的难是分阶段的,既有从前备考的艰辛,又有当下学习的烦恼,还有对未来的隐忧;研究生的难也是分人的,一千个研究生,就有一千种难度体验。所以,考研难还是读研难,没有必要也没有办法争论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克服困难,比确定答案更重要。

  克服困难的第一步是给困难画像,拆解为具体目标。如果你是一名备考的学生,你最大的难是下个月的考试;如果你是一名学术型选手,你的难可能是学会某种研究方法;如果你发觉自己不擅长学术,你的难是完成学业并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不论如何,瞄准目标,保持定力,这是人可以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事情。

  而要从根本上回应研究生的难,则需要从更广阔的社会层面加以改观。把辛辛苦苦考上研的学生,把费时费力培养出来的人才,送到他们可以发挥才能的地方去,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成长。

  李林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