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加征关税被批自相矛盾,美国“挥拳”对准了谁?

发布时间:2024-11-30 09:10:54 来源: sp20241130

   中新网 5月15日电(记者 张奥林 管娜)5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根据白宫发布的信息,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目前的25%提升至100%。

  “美方此举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在接受 中新网 记者采访时表示,拜登政府此时做出这一决定,本质上是“为美国大选服务”,“对中国影响有限”。

  政治动机大于实际影响

  “对中国影响有限”

  针对美方新的关税加征计划,路透社和美联社等多家外媒均分析称,该计划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因为美国市场上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非常少,而对于美国来说,政治动机大于实际影响。

  “确实,中国电动汽车在美国销售并不是很多”,袁征指出,对于是否要对华加征关税,美方在中美贸易战之后评估了这么长时间,之所以拖到美国大选年突然宣布,主要是为了“政治目的”。

  袁征表示,美方的这一举动其实早有端倪。近段时间,美方在各种场合不停渲染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目的就是在为加征关税做铺垫。

  袁征介绍称,从目前美国大选的选情来看,拜登并不领先,在关键州还明显落后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同时,美国民众对经济的感受普遍不太好,拜登的经济政策并没有得到选民认可。

  “因此,拜登要通过各种措施来提振选情,同时还可以拉拢美国国内的强硬派。”袁征指出。

  美联社还关注到,最新的对华加征关税政策,是此前拜登在一次竞选活动中提出的。在当时的讲话中,他还提到了宾夕法尼亚州和威斯康星州的工人,而这两个州都是2024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的战场州。

  尽管对中国影响有限,但袁征表示,此举传达的信号“比较恶劣”。

  “拜登的次要目的,就是打击中国的优势产业,从而向中国施压”,袁征分析称,“说白了,美国骨子里还是有霸权思想”。

  “自相矛盾且短视”

  美国自身反受其害

  美方一边表示愿与中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一边大肆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并对中国电动汽车、太阳能产品等加征高额关税。对此,袁征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的自相矛盾体现在各个方面,翻脸不认账的情况非常普遍”。

  袁征分析称,一方面,美方要中国在美国想要的一些领域合作,一方面又不断打压中国,这背后体现出美国政策的两面性,“主要是为它自己的利益服务”。

  有舆论认为,美方此举滥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将严重影响其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并对消费者、世界经济绿色转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警告称,贸易争端可能会提高电动汽车的整体成本,对拜登政府自身的气候目标和创造制造业就业机会的目标造成损害。

  对此,袁征表示,美国政客目前追求的就是短期利益,不会去考虑之后的政策连贯性。

  “因为今年有选举,选得上就再干四年,选不上明年就离开白宫了,更顾不上四年之后是谁上台,政客只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至于长远的,以后再说。”袁征分析道。

  两任美国总统,

  关税政策有何不同?

  美媒注意到,拜登的这一加征关税计划迅速引起了特朗普竞选团队的回应,该团队新闻秘书卡洛琳·莱维特将矛头直接指向拜登,称新的关税政策是“软弱而徒劳的企图”。

  另一方面,《华盛顿邮报》报道称,白宫方面也急于解释此次加征关税与特朗普时期不同。白宫宣称此次举动是“战略性的、平衡的和有针对性的”,更多的是为了“保护”美国制造业。

  路透社也指出,拜登也好,特朗普也好,锁定各自党派2024年美国总统候选人的这两人,都背离了曾经主导华盛顿的自由贸易共识。

  袁征对 中新网 分析称,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政策,都是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本质区别。

  他进一步指出,只不过,特朗普的政策属于“胡子眉毛一把抓”,对“所有货物几乎全面加征关税”。相对而言,拜登则是有针对性地对中国优势产业进行打压。尽管后者表面看起来“试图寻求一种平衡以控制影响”,但无法掩饰其加税行为对中美经贸往来的负面影响。(完) 【编辑:管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