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迹构建之路——加强体系建设 共筑绿色未来

发布时间:2024-12-27 19:08:53 来源: sp20241227

原标题:碳足迹构建之路——加强体系建设 共筑绿色未来

编者按

一个人一年的碳排放有多少?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数据显示,平均每人每年排放约9.34吨二氧化碳。这些碳排放从哪里来?一件T恤、一双鞋、一部手机、一支笔等,每一件产品的碳排放都是几千克到几十千克不等。人们能精确了解每天的吃、穿、住、行背后对应着多少碳排放,就有助于选择更低碳的生活方式。

怎样计量碳排放才准确?答案就藏在“碳足迹”里。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碳足迹——一个原本仅在环保和科研领域的专业术语逐渐成为公众热议焦点,成为评估个人、企业和国家活动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

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清单式列出二十二项主要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明确“任务书”和“施工图”。

什么是碳足迹?目前的碳足迹体系建设有哪些难点?记者就此展开了采访。

碳足迹披露不足 亟待全民参与

碳足迹通常是指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的特定对象的生命周期中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石油、煤炭等含碳资源消耗越多,温室气体排放量就越大,碳足迹也就越大。

“与传统意义上的碳排放不同,碳足迹计算的是一件产品从原材料开采、加工、制造、使用、再利用到废物处理处置等全生命周期所有环节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不仅包括产品本身,还包括其产业链、供应链等关联范围内的碳排放。”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碳中和讲席教授徐明说。

碳足迹如何计算?在微信上检索碳足迹计算器,类似“每日碳足迹”“我的碳足迹计算器”的小程序至少有八九个,用户按照一天的“食用行”等填写,就能大概算出个人碳足迹。

在北京工作的90后小叶,平时对环保特别关注,一直在用一个小程序记录个人碳足迹。“虽然经常记录,但不知道收集后的数据有什么用。很多时候都是估摸着填,不可能煮饭前还去称生米重量。我看身边人大多没有关注过个人碳足迹。”小叶坦言。

小叶的“吐槽”并非个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碳足迹信息的公开披露远未形成全民参与的态势,更多局限于自发性的个体或组织行为。此外,个人碳足迹数据领域还面临着多重挑战:数据重复采集现象普遍,不同数据收集平台间缺乏有效联通,进而阻碍了数据的全面整合与高效利用。

对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长波认为,碳足迹数据计算准确是数据得以充分利用的前提,在实际操作中,不论是企业碳足迹还是个人碳足迹,都依赖于自己主动输入,数据估算起来并不容易。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长聘副教授季曦谈到,当前,关于环境和碳排放相关的信息披露体系还不完善,公众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同时也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和市场激励机制,使得企业和个人在减少碳足迹上缺乏动力。

浙江省衢州市对个人碳账户体系的探索值得参考。自2018年起,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分行牵头创设衢州个人碳账户体系,指导辖区银行机构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全面评估并折算个人的碳减排贡献,转化为碳积分,进而促进这一体系在各类生活场景中的广泛应用。目前,衢州市共建立个人碳账户218万户,覆盖常住人口比例达95%,依法采集入库数据7600余万条,累计减少个人碳排放5.92万吨,已成为大众参与碳减排的重要载体。

记者从衢州市柯城农商银行了解到,该行在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分行的指导下,对行内客户的线上转账、移动支付等金融业务办理,公共交通、ETC等交通减碳,共30余项低碳行为进行无感采集,归集到衢州市个人碳账户系统进行汇总、减排核算、碳效评价,然后生成个人碳报告。

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衢州的个人碳账户不仅可以参与各种日常消费优惠活动,商业银行还会按照碳减排量对个人碳账户主体进行“深绿、中绿、浅绿”三色评价,把“个人碳数据”运用到融资流程的准入、授信、用信、贷后管理等全生命周期中。

“碳惠贷”是柯城农商银行推出的一款绿色融资产品。家住柯城区府山街道的市民廖先生,就因个人碳账户标识为“深绿”获得50万元的“碳惠贷”授信额度。他说:“没想到,日常生活中的线上办理业务、公共交通出行、废品回收的习惯,竟会为自己带来这么意外的实惠。”

“个人碳账户是金融科技手段的创新,能够很好引导公众践行低碳行为。但需保证管理过程规范、收集数据准确等问题。”王长波说。

季曦也持相同观点,她提醒:“设立碳账户面临数据采集和管理成本高、隐私保护难以及碳足迹核算方法统一性难以达成等挑战,需综合考虑技术、法律、社会接受度等多方面因素。可以采取渐进性推进的方式,选择试点,划定重要的碳足迹核算领域,从主要地区、主要领域出发,逐渐建设和完善。”

加快建立碳足迹背景数据库

近年来,一些知名企业和品牌也开始在碳足迹上发力,他们纷纷选择给产品贴上碳标签。可口可乐、康师傅推出碳标签产品,耐克利用工厂边角料和产品回收料制成新鞋,家用电器也在能效标识上“卷”起来……绿色消费的趋势,已经渗透到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2023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有73.8%的消费者会在日常生活中优先选择绿色、环保的产品或品牌,90后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溢价接受度最高。

季曦分析:“消费习惯对碳足迹有直接影响。对个人而言,如果产品碳足迹真正融入市场,与产品价格挂钩,将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然而,拥有碳标签的产品仍然占少数。王长波说,目前产品碳足迹很难追溯全生命周期的所有环节,同时缺乏一个统一的披露准则和标准,需要相关部门发布具体的核算规则,明确不同产品的碳核算系统边界,才能确保数据的相对准确性和可比性。

季曦建议:“一方面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数据采集和披露有法可循、有据可依;另一方面,要尽快打通数据披露和市场、金融系统的融合通道,将碳足迹相关信息和价格等金融评级系统真正关联。同时,制定税收优惠、补贴或其他影响价格的奖励政策,形成有效的奖励和约束等奖惩制度。”

采访中,多位专家一致指出,碳足迹的全面披露从根本上依赖于一个可靠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这也是《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中关注的问题之一。

过去几年,我国产品在出口过程中,国外计算我国产品的碳足迹总是比我国计算的更高,外贸产品面临一系列挑战。构建中国自主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对于推动我国工业产品全面实现碳足迹管理、增强国际市场上的绿色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很多国家计算我国的产品碳足迹使用的是瑞士和美国的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里关于中国的数据比较少和比较旧,不能如实反映中国现阶段的工业发展和技术水平。”徐明说,这也导致了我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面临不公。

为此,徐明联合包括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复旦大学、南昌大学在内的国内外4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80余名专家创建了中国首个开放透明生命周期单元过程数据库。

目前,该数据库汇聚了中国90多个行业、4500多个单元过程的7万多条公开数据。这些数据不仅规范、完善、可追溯,同时在全球范围开放、免费使用,并积极探索与其他国家数据库进行汇交和互认。“有了中国自己的数据库,企业能多一个选择,有更多话语权。”徐明说。

加大“双碳”人才培养 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减碳进行时,对“双碳”人才的需求急剧攀升。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十四五”期间,我国“双碳”人才需求量在55万人至100万人左右,而目前相关从业者仅有10万人左右。

“‘双碳’领域的人才需要有跨学科背景,环境科学是根基,其次还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王长波说,“双碳”领域的人才培养,对教师也提出了挑战。同时,他还特别强调从理论向实践转化应用的重要性。

对此,诸多高校已经开始探索。2021年9月,清华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组建了8个研究中心,涵盖低碳能源、新型电力系统、零碳建筑、零碳交通、工业深度减碳、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战略、气候治理与碳金融等交叉领域,以系统思维推动碳中和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

为让“双碳”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科研与教学之余,徐明和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王玉涛还发起环境系统工程暑期学校,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层层筛选学生开展系统学习。“环境系统工程暑期学校目标是在学科发展过程中传播推广通用的理论和方法,为环境系统工程学科培养更多年轻的后备力量。”徐明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也进行了系列探索。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出版《气候金融学》《能源价格时间序列分析》等相关教材。其中,能源软科学团队集结了环境科学、大气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的20多位老师。王长波介绍,目前该团队在全校开设大师领航课“新时代的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开设首批双碳微专业,面向全校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碳排放核算方法学、气候变化经济学等课程。此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依托能源软科学团队,搭建可持续能源系统主题创新区,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平台。

不仅是高校,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品牌也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发起或参与“双碳”领域的公益项目,如碳足迹追踪、绿色供应链管理、低碳产品认证等,带动整个产业链向低碳化、绿色化转型,同时也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双碳”意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

加大对“双碳”人才培养,将有力推动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与高效运行。“《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的出台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和应然性,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与‘双碳’目标的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一个自上而下的顶层宏观目标,离不开个人、企业、产品等微观层面的努力。只有微观层面实现低碳或者零碳,宏观目标才能实现;也只有以微观层面为抓手,才能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低碳变革。”季曦指出。

(记者 赵洁)

(项目统筹:尚文超)

(责编:温璐、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