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8:35:33 来源: sp20250110
参考消息网10月17日报道《今日巴基斯坦报》网站10月15日刊登以《为何“一带一路”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为题的文章,作者是伊姆兰·哈立德,全文编译如下: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些西方大国出于错误的疑虑,一直在助长反对该倡议的虚假信息运动。西方媒体和智库指责中国对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的大规模投资可能加剧碳排放。
这些目光短浅的言论往往忽视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变革潜力,忽视了“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带来的无数合作和进步机遇。
从平衡的角度评估“一带一路”倡议至关重要,既要认识到其巨大的潜在利益,也要认识到中国对环境安全的坚定承诺。必须认识到,无论“一带一路”倡议是否存在,世界各地都在进行建设和开发。因此,对环保政策的要求不应仅限于“一带一路”倡议。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者,中国正在积极向绿色经济转型。这反映了中国在平衡全球经济发展与环境责任方面的领导作用。
在继续塑造全球格局的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向“数字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极地丝绸之路”等多个维度拓展,凸显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不断发展和致力于应对全球紧迫挑战。在当今世界竭力应对环境危机并迫切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丝绸之路”作为希望的灯塔脱颖而出。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的需求日趋紧迫,世界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绿色丝绸之路”是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有效途径。中国认识到,要实现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不仅要在国内,而且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点至关重要。通过制定指导方针和签署协议,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绿色丝绸之路”的建设。
2018年推出的《“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为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行更加绿色的投资提供了框架。2021年,中国发布《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这些计划侧重于管理与海外“一带一路”项目和供应链相关的环境风险,进一步强调了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中国致力于“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减少与煤炭相关的投资。中国在“一带一路”相关地区大幅增加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包括太阳能、风能和水电。
2022年,这些绿色能源领域的投资同比增长了50%。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制造业占主导地位,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低碳技术的重要贡献者。
中国的“澜湄甘泉行动计划”为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的民众提供了安全饮用水,凸显了中国对弱势群体的生态贡献。中国在钻井方面的巨额投资也成为非洲缺水地区的重要生命线,对当地许多人来说,获得清洁安全的饮用水仍是一项持久的挑战。2012年至2021年,中国出资在津巴布韦援建了1000口水井,惠及当地40多万人。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绿色丝绸之路”是对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全球合作的前瞻性承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际情况与部分西方势力的抹黑截然相反。中国致力于通过“绿色丝绸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全球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的未来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愿景。(编译/刘白云)
10月5日在泰国猜也蓬府拍摄的由中国金风科技提供的风力发电机(无人机照片)。(王腾 摄)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