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善用文化遗产资源 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发布时间:2024-11-21 21:04:54 来源: sp20241121

  【光明论坛】

  作者:陈强(中国传媒大学师资博士后)

  6月12日清晨,一辆前往北京慕田峪长城的大巴车上,一堂中文入门课开讲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男”“女”“人”“木”等中文字体从古至今如何演变,车上来自美国的青年学生都听得很入迷。参加中美青年友好会见活动的美国师生,置身北京新老地标,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感受更加真实多元立体的中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显现活力与生机,在让我们自豪、兴奋的同时,也让世界感受更多其深邃隽永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重大意涵,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开展作出了部署,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与共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指明了努力方向。

  作为唯一没有中断的伟大古老文明,中华文明有着明显的特殊性,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文明以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种形态为人类社会留存下极为珍贵且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既彰显着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所具有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又体现了中华文明在与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突出的包容性,蕴含大量美学、史学、哲学等人类共通价值,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故事的基础。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故事的源头活水。在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过程中,以文化遗产为源头活水的中华文明故事,其内涵的深刻性,形态的多样性,叙事的共通性,成为国际传播舞台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正如参加中美青年友好会见活动的大学生奥尔森说,学习中文,是进入中国文化世界的一把“钥匙”。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在出发前,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中国长城。“打卡”长城后,“不到长城非好汉”成了他继“你好”“谢谢”之后学会的又一个中文词句。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故事的现实例证。由于历史原因,在国际传播场域中,中国故事一度由“他者”言说,进而形成了以有色眼镜看中国的“西方版故事”,各种有意曲解、误读中华文明的论调层出不穷。中国大地上的文化遗产,镌刻了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变迁印记,这些经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科学严谨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是对舆论场中不实言论的有力驳斥,是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现实例证。逾20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就以近50处核心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实证了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向世人诠释了“何以中国”。在国际传播舞台上,文化遗产是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重要载体与现实基础。

  在以社交媒体为主要媒介的国际传播场域中,我国文化遗产具备极大的国际传播价值,需深入挖掘、系统梳理文化遗产所具备的多模态呈现方式,向世界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在风靡世界的国产游戏《原神》中,由中国古建筑、戏曲、篆刻、服饰等元素构成的虚拟世界,受到了全球玩家的热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圈粉无数。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世界意义与全球价值的具体体现。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具备最广泛的世界意义与全球价值。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与全球文明的交往史,尤其体现了中华文明对其他文明起源与扩散的积极正向作用,成为彰显中华文明世界价值的具体体现。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岛国的南岛语族,就是起源于福建。在福建平潭,当地的壳丘头文化遗址有很多考古发现,是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广布于中国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映射着以“和合文化”为重要特征的中华文明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所具有的巨大推动性作用,在全球性层面上对中华文明的意义予以观照。这是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又一依托,也是开展中华文明故事国际传播所寻求的世界“共通性”所在。

  中华文明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与重要途径。保护传承好文化遗产这一中华文脉,是向世界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起点,是中国在国际传播舞台上参与国际话语权竞争的基础,更是在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凝聚磅礴奋进力量的基石。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17日 02版)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