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民观点)

发布时间:2024-06-07 11:22:30 来源: sp20240607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就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

  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干事创业精气神足,人民群众精神振奋、发愤图强,就可以创造出辉煌业绩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

  

  甘肃“刚强兄弟”许志刚、许志强义务植树50余载,在黄土高原“种”出绿色江南;福建基层干部林锋扎根海岛一线,用生命诠释初心;重庆“同桌奶奶”李贤菊10余年不离不弃,暖心陪伴“瓷娃娃”……浏览“中国好人榜”,事迹感人肺腑、浸润心田。引导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风尚,就能厚植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土壤,创造更多激励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强调:“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就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凝聚起亿万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正确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和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只有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