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3:42:07 来源: sp20241216
2019年11月,“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在上海杨浦滨江首次提出。五年来,上海把人民城市理念落实到城市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并探索出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以数字化支撑的城市治理新路径。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数字化赋能城市治理
眼下,上海市杨浦区的新江湾城公园,成为公众感受秋日美景的最好去处。但很难想象,不久前,这里还因为水上运动爱好者“野划”泛滥,让居民对生态环境和水上安全等感到担忧。而这些问题,都在两个月前的“人民城市·人人议事厅”民主实践活动中,得到了解决。
新江湾城街道加州水郡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胡凌浩:我们首先制定了下水公约,约束居民的一些水上运动行为,下一步可能还会增设运动设施,增加管理手段,可以让新江湾城公园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的水上运动有机结合。
上海市征集办自2020年成立以来,共收到群众建议34.9万件,占信访总量的37.3%,重要建议采纳率达98.5%。
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 曾群:有的建议就是群众身边点滴小事,我们推动相关部门立即来解决,有的是群众提出了一些政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进一步调研论证,把它吸收到新一轮的五年城市建设当中来。
除了广聚民智,数字化也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关键路径。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的临汾小区加装了30部电梯,不过由于分批次加装,社区工作者很难掌握每台电梯的维保情况,静安区城运中心利用数字化应用平台,能做到对维保到期的电梯提前3个月进行提醒。
上海市静安区数据局局长 谢志彬:我们也专门做了测算,市民向政府求助类事项的平均处置期限和以往相比缩短了40%。
城市更新
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目前,上海的城市更新正在不断加速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口袋公园、两旧一村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为市民创造了更加舒适、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最近,上海徐汇区新启用的新里137党群服务中心“火”出了圈。这里除了社区食堂,还为居民提供阅读、按摩、剪发等家门口的一系列便民服务,成为城市更新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一个集合地。
在上海,旧区改造、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也是城市更新的重点工作之一。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工人新村228街坊,是1952年上海兴建的第一批“二万户”工人住宅之一,2016年被列为上海市城市更新项目,如今的228街坊改建项目不仅圆了老居民的新居梦,还保留了老住宅的特色,更为周边居民打造了“全龄友好15分钟生活圈”。
杨浦区228街坊老居民 居春英:原来5家一个厨房,5家一个卫生间,很拥挤,房子又破。等我们搬迁再回到这里,看到后心里激动,我们的家还在,给我们留下了我们想要的,还享受了现在的生活。
长白新村街道长白路第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李芳:街坊里面我们有公共服务、公共商业,有公共的健身设施,还有老年食堂,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便利的生活。
《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上海将以区域更新为重点,分层、分类、分区域、系统化推进城市更新,更好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到2025年,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基本完成小梁薄板房屋改造。中心城各街镇以及主城片区、新城、核心镇、中心镇的居住地区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
守护“一老一小”
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市
“一老一小”,是一个家庭需要守护的两端,近年来,上海率先实现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全覆盖,同时在养老机构服务的升级和监管上持续发力。
“儿童友好”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配套,更是从儿童的“1米高度”视角去探索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目前,上海已建成了170余处儿童友好场所。在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少儿馆,小读者们每周都能参加读书活动,而馆内的贴心设施也让孩子们更加喜爱这里。
除了呵护儿童,人民城市的温度也在关怀老人上充分体现。以养老机构为例,今年,上海市有149家养老机构开展了养老试住服务,老人可以在这些机构花很少的钱,甚至是免费,住上3到7天,感受所选机构的服务,并最终确定是否选择短期或长期入住。
邬宜英:来了之后,没有顾虑了。蛮好的,我亲身体验过了。
此外,试住也让一些临时无人照顾,或是手术后需要康复治疗的老人有了去处,在这里他们能获得更加专业的照顾。
上海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 李苏晋:这些机构有的是100多块钱可以住3至7天,有的甚至是免费。最长到一个月的优惠,能够尽可能促进供需的精准匹配,让老人能够此心安处是吾乡。(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