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3:52:14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网 法国巴黎5月21日电 题:一片云南“树叶”何以“茗”动天下?
中新网 记者 胡远航
5月21日,正值“国际茶日”。
在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云南普洱景迈山上,茶人与游客纷至沓来。而傣族人聚居的大寨村一间雅致的茶室之中,不少人正品茗赏景,其乐融融。茶室的主人是法国青年威廉和他的傣族妻子玉摆。他们携手为客人们冲泡一壶散发着空谷幽兰气息的景迈山茶。
而此时,万里之外威廉的家乡法国,在首都巴黎的《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一场名为“云腾四海·茗动天下”的中国(云南)茶文化欧洲推广活动徐徐拉开帷幕。法国友人一边慢啜细品红浓明亮的茶汤,一边饶有兴致地沉浸于云南艺术家带来的“茶”主题文艺表演和非遗展演,从中感知中国文化,遥想和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这是在中国茶叶传入欧洲400余年后、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主办,在法国巴黎启动,旨在宣介文化中国、七彩云南的活动。接下来的10天时间,他们还将分赴法国里昂、比利时布鲁塞尔、意大利罗马开展一场场以茶为媒,以文会友,促商合作的双向奔赴。
图为活动海报。活动主办方 供图茶,从中国云南来
作为全球同享的健康饮品的茶,源自中国,根在云南。在过去100多年里,英、俄、法、中、日等国众多科学家,从地理分布、遗传变异、亲缘关系等不同角度对茶树的起源进行大量研究,锁定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就是世界茶树的核心原产地。这里生长的树龄3200多年、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型古茶树——锦绣茶王和景迈山的万亩古茶园,皆是印证。
遍布于澜沧江流经的云南临沧、普洱和西双版纳等地的古茶树既有野生型、过渡型,也有栽培型,保存了茶树从原生状态到被人类驯化的完整版本。当它们在数千年前落籽中国西南的云南时,或许并不会想到:有一天,相隔万里的人们会以品茗为名,畅饮时光,欢聚一堂。
图为航拍云南茶山。 中新网 记者 刘冉阳 摄与枝繁叶茂的茶树相对应的是,世居云南的众多民族以充满智慧的生活之道创作出“普洱生茶”“普洱熟茶”“滇红”等众多茶品,并衍生了白族三道茶、傣族竹筒茶、哈尼族土锅茶、基诺族凉拌茶、彝族打油茶、德昂族酸茶、藏族酥油茶等丰富多彩的品茗习俗。
2023年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古老的景迈山上,村村种茶、家家制茶、人人喝茶、迎客敬茶,形成人、茶、林共生的文化景观,吸引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人。人们在追寻“景迈山居”时,蓦然发现,它其实代表的正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和这种生活中最为弥足珍贵的特质——绿色、和谐、多元与包容。
图为采茶的傣族姑娘。 中新网 记者 刘冉阳 摄“南方有嘉木”。事实上,早在16世纪,作为中国茶的核心产区,产自云南的大量茶叶就通过密如茶叶叶脉的茶马古道和海上丝绸之路,“云腾四海”,传到欧洲。彼时,有一句法国民谣如是说:“茶是万能药,茶是长寿丹”。到了18世纪,在英国王室的带动下,饮茶在欧洲蔚然成风。中国茶的种子也由此开始遍及全球,在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适植区,落地生根,万亩连片。目前,全球有60多个国家种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喝茶习惯。
而在法国人的茶壶中,永远少不了云南普洱茶的身影。云南有规模向法国出口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7年。当时法国、英国先后在思茅(现普洱市)设立海关,促进普洱茶的出口远销,茶马古道随之兴旺。自此,喝普洱茶的法国人越来越多。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销法沱”被法国人弗瑞德·甘普尔从风花雪月的大理带到法国,很快就以醇厚陈香的独特口感受到追捧。其于1986年、1987年、1993年分别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杜塞尔多夫、西班牙马德里3次荣获世界食品博览会金冠奖,在欧洲国家广受欢迎,累计出口量超过4000余吨。
图为“销法沱”。 中新网 记者 刘冉阳 摄缘分,何止于茶
当然,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和云南的缘分,远远不止于茶。早在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沿着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东方,在中国云南及东南沿海等地游历长达17年,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先行者,一部《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掀起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热”。在这本书里,马可·波罗称赞云南省会昆明是“一座壮丽的大城”。数百年后,以法国传教士勒布朗为首的一批批富有探险精神的法国人也陆续来到云南,撰写、绘制、拍摄大量纪实报告、图画、照片,让法国民众认识云南这个神奇美丽的地方。
1866年,由法国军官拉格里率领的法国湄公河探险考察队从越南西贡启程,溯流而上,经柬埔寨、老挝于1867年10月进入云南。在澜沧江边,他们感叹道:“思茅(即普洱)!东方的普罗旺斯!”以及“我们激动万分,眼里充满热泪。如果我在此次旅行当中有一死的话,我愿死在这里”。首任法国驻云南总领事方苏雅于1886—1904年间在云南拍摄的大量照片流传至今,完成对百年前中国云南的影像构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云南是法国文献记载最早最多的中国省份之一。
与此同时,云南也是与法国官方交往最早、拥有法国元素最多的中国省份之一。1889年,云南开设商埠后,法国率先在云南南部中心城市——蒙自设立领事馆,又陆续在思茅、河口、昆明三地设立领事机构,使云南成为当时法国设立领事机构最多的中国省份。1910年,由法国人设计、历时9年修建的滇越铁路通车,连接起越南海防和中国昆明。这条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当时便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工程奇迹”。滇越铁路客观上给百年之前的云南带来巨大的时空变革。一个偏居中国西南一隅莽莽大山中的内地省份,开始与世界接轨。
图为游客在滇越铁路碧色寨车站拍照。 中新网 记者 刘冉阳 摄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步伐加快,香水、面包、葡萄酒、印花瓷砖等法国产品,乃至生活方式……开始传入云南,并被接受。直至今日,在昆明仍然保留着云南大学会泽院、云南陆军讲武堂等法式建筑。位于蒙自的滇越铁路第一大站——碧色寨,仍以独特的法式风情受到影视拍摄者与游客的青睐。一个多世纪前,法国古老的酿酒葡萄品种玫瑰蜜被引植到云南与西藏交界处的澜沧江边。不幸的是,玫瑰蜜已在法国灭绝。有幸的是,它们在终年积雪的大山脚下存活下来,并繁衍出一片又一片的葡萄园。而法国传教士在一百多年前从越南移栽至大理朱苦拉村的几株咖啡,不经意间成为有据可考的中国引种的最早的咖啡树。
再一次的双向奔赴
缘起缘聚,不负知遇。法国,是云南人再熟悉不过的欧洲国家;云南,也成为法国人眼中与“北上广”同样熟悉的存在。近年来,在中法两国友好交往的大背景下,双方在教育、旅游、文化、食品加工、公共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双向奔赴仍在继续,并达成更多合作。
“17岁第一次在法国茶饮店喝普洱茶时,就爱上这种色泽如同法国红酒的中国茶。”2010年,年仅19岁的法国小伙威廉慕名踏上云南茶马古道。他辗转昆明、西双版纳、普洱等地寻访茶山,最终在景迈山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与归宿。
图为景迈山。 中新网 记者 刘冉阳 摄因茶相识,又因茶结缘。这个初夏,已为人父母的威廉与玉摆刚从法国探亲回来,便又投入到繁忙而充实的采茶、制茶工作之中。闲暇时光,陪伴家人、接待茶友。“在一座巨大而浩荡的茶山之中,观云品茗,和敬静寂。”这是属于他们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著名漫画家、云南人李昆武凭借《从小李到老李》《一个中国人的生活》等作品,走向法国。他的漫画幽默、真实、细腻,受到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读者的欢迎,入围“漫画奥斯卡”法国昂古莱姆大奖。云南大学法语教授徐枫、云南著名画家包朝阳等人,也因在各自领域为推动中法合作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而被法国政府授予教育骑士勋章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这一次,在滇越铁路旁长大的云南小伙袁志平,跳着茶的舞步《青禾》与《采青》来到巴黎。这里矗立的埃菲尔铁塔,和他家乡横空飞架在两座山峰绝壁之间的滇越铁路人字桥,有着相同的构造和同样的钢材。
图为滇越铁路人字桥。 中新网 记者 刘冉阳 摄和袁志平一道漂洋过海前来的,还有下关沱茶、古树普洱茶、昌宁红等代表性云茶,茶道茶艺、华宁陶、竹编、茶拓印等多项与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制成的金花普洱、引领茶冲泡新潮流的恒温“传家壶”等茶科技产品和生长于普洱的著名艺术家贺昆创作的绝版木刻作品——《景迈山》,以及在“风花雪月”的故乡云南大理,鲜为人知的苍山一侧、洱海之源的洱源县凤羽乡和那里如火如荼开展的乡村振兴项目推介。从茶文化到茶科技到茶产业,从文化到生活到艺术,遥远的云南和古老的欧罗巴将开启一场又一场的双向奔赴。
图为悠悠茶马古道。 中新网 记者 刘冉阳 摄“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一片神奇的东方树叶,籍由与水与器与道的结合,展现出中华民族和而不同、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以及对天人合一、和合之道的终极追求,也见证着中法两国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成就、共同演进的历史和缘分。
塞纳河畔,铁塔之下,中国舞蹈《青禾》与法国老歌《伊莲》歌舞相伴,情景交融。景迈山中,密林深处,茶汤与红酒正把盏言欢,情义感人。(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