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8:08:10 来源: sp20241125
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更加注重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播出后社会反响积极,融合传播数据与受众口碑俱佳,让“我与非遗”产生深度连接。
非遗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珍宝,更蕴含着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智慧和向往。第二季中,无论是广西的“万物皆可酸”、浙江的“西泠印社120年团建方式”,还是江西的“南昌宣纸刺绣”、贵州的“在村BA现场蹦苗迪”,都能看到非遗所承载的美好生活愿望。江西篇中,从喝瓦罐汤、听赣剧、登古戏台,到踏访千年瓷都景德镇、看白鹿洞书院,观众跟随嘉宾,仿佛重返古人的精神花园,仅仅看那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亮如漆的靖安黑陶,钦佩之心和陶醉之情早已充盈胸中。广西篇里,武鸣府城的红糖制作技艺,需要经过精心的选材、榨汁、打泡、赶水、摇飘等18道古法纯手工制作技艺。根据烧火点将热度传到连环锅加以层层提纯以提高制糖质量的原理,竟与注射级蔗糖“疫苗糖”紧密关联。浙江篇中,早在唐代就有的图书装帧艺术“龙鳞装技艺”,因装订工艺太复杂且难度大而失传,直到浙江非遗传承人将其复现于世,使得“龙游于书中,书居于龙骧”,观众才能切实感受到图书的知识之美、装订之美和艺术之美。
不同于以往非遗类文化综艺偏爱传统手工艺类和美食制作技艺等单门类非遗题材,《非遗里的中国》分篇章全门类介绍中国多个省份不同地域的非遗项目,从而拼合成一幅“中国非遗的全景图”。它告诉我们,作为活态遗产的非遗,是如何从历史深处一路走来、一路生花,成为今天的样貌。节目秉承“眼光向下,朝向当代”才是非遗保护“正确打开方式”的宗旨,让其“见人、见物、见生活”。在重庆篇,观众通过大足石雕、大足冬菜酿制、川江号子、双桥杂技、万古鲤鱼灯舞、川东茶艺、重庆小面、邮亭鲤鱼、梁平竹帘、北碚玻璃器皿成型刻花工艺等涵盖人们衣食住行的众多非遗项目,看到了非遗融入当下日常生活的多种样貌,也听到了利用传统文化关切社会、抚慰人心的动人佳话。
“非遗是古老的,所以是易消逝的,是需要保护的”,这是人们心目中普遍的“刻板印象”。然而,《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用心用力对此加以突破和扭转,在遵循“亘古亘今,日新又新”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基本规律的同时,选取有趣又令人印象深刻的非遗项目连接传统和现代,发挥非遗的当代社会功能。广西篇中的“南珠传统养殖技艺”,是以“非遗+科技”的视角,拆解了养殖的核心技术——“插核技术”,即利用异物进入珍珠母贝后,分泌珍珠质层层包裹而形成珍珠的这种砌墙式“砖—泥”层状结构原理,不仅用于今天的陶瓷制作,甚至还能用于高铁涂层、航天器的关键部件制造。重庆篇中介绍了以竹为原材料,采用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工艺制成的“竹钢”。这一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具备高强度、高耐耗性、高环保性、尺寸稳定性好的新型材料,就是向传统非遗技艺“将慈竹进行纤维分离工艺”巧借智慧。
非遗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遗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和推广效果。节目特别吸收近年媒体融合发展新经验,创新思路,注重与年轻人欢迎的各种新型文化业态有机结合,通过运用旅行博主“探店”“VLOG”等短视频制作方式,拉近与年轻观众的距离。专为节目配套建设的《非遗里的中国》线下陈列馆,以线上节目与线下非遗长街、非遗工坊相结合的方式,将“非遗+影视+陈列馆”巧妙结合,满足了年轻群体打卡小型专题陈列馆的文化心理。节目还通过精心创作主题歌、编排舞剧、创意秀演等青年喜爱的艺术表达方式,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粉丝的关注。国家级非遗项目“湖笔制作技艺”中的创新非遗秀演部分,运用AI+CG技术打造书画环境,舞者用意象化舞蹈演绎赵孟頫创作的《吴兴赋》,切合了当下年轻群体对于“新中式”的审美追求。
今天,随着政策支持和资金增投、数字化智能化保护扶持以及公众意识提升,非遗保护迎来新的发展空间,非遗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在适应时代和传承创新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如果在内容形式上不断创新,题材挖掘上不断出新,《非遗里的中国》必将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亮丽名片。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4日 20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