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网红奶奶朱锦沁 网络中的独居生活

发布时间:2024-11-15 04:58:22 来源: sp20241115

  网络中的独居生活【86岁网红奶奶朱锦沁】

  朱锦沁的一天从群发早安问候开始,对她来说,这是一种确认彼此还活着的方式。

  她会选择一张花草的图片做背景,图片是她种的橘子树,喇叭花,三角梅,大丽花,郁金香,炮仗花等等,左上角是“上午好”,右下角落上日期,中间一句问候语,有时是简单的“秋安”,有时是“家园一角,开心每一天”,有时是“用感恩的心,问候珍惜的人”。

  拍摄图片,手写输入文字,保存,发送,很难想象这一切由一位86岁的老人独立完成。

  而她能做的不仅如此。

  今年2月13日,朱锦沁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条视频。她戴着金丝边眼镜,银白色的头发扎在脑后,衣服整洁体面,清晰明了地安排自己的身后事,“不要抢救”“一切从简”“每活一天开心一天”,这份“人间清醒”上了热搜,获得了百万网友的点赞。

  86岁,独居的一天怎么度过?脚步能丈量的物理空间小了,网络是否能让她拥有更广阔的精神天地?这不仅是一位独居老人的人生,也是城市独居老人的一个切面。

  短视频上“解密”人生

  86岁的朱锦沁能清楚地记得,第一个短视频发出的日子是2022年7月11日。

  她曾是一名大学生,61年前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后她长期在青海做鼠疫的预防,一直做到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过去的那些年,由于保密原则,她从未和家人讲述过自己的工作经历。如今,工作解密,她便在视频里分享往事,给子孙后代留作纪念。

  对她来说,比较难的软件是剪映。“会弄一点,但弄得不太好。”视频截图,她不太会,实在着急,她先在网上搜索了怎么截屏,按照指南没操作成功,她就直接到物业办公室去问,知道了是手机边上的两个按钮一起按。有时候是在请教别人的过程中,她自己又找到了窍门。

  她记得自己曾发过一个“根本没意思”的视频,在视频里,她分享自己在20世纪80年代没有完成的一个细菌菌苗课题,“我就老老实实地说了,我没有完成,因为那时候经费特别紧张。”

  这个“根本没意思”的视频,朱锦沁一开始完全没在意,觉得不会有人看。结果那天夜里,手机的提示音响个不停,这个视频在B站上有一百多万人观看。

  这个突然火起来的视频,吓了她一跳,后来,她随便发一个日常生活,一张老照片,一张旧的家庭合影,都有好几万人观看。

  另一个让她真正走入公众视野的视频,是她发布的身后事。那天是2023年2月13日,女儿催更。关于工作的往事讲完了,学生的趣事讲完了,同事的友谊也讲完了,讲什么好呢,讲一讲自己的后事安排吧。

  她在视频里说,不要过度抢救,不要追悼会,要最便宜的骨灰盒。还把子女和青海的老同事拉在一个群,去世后可以互相联系对接,处理好身后事。她有条不紊地布置自己的身后事,她觉得这很正常,医学生都会这么淡然地看待生死,“不是说是心血来潮,是早都准备好了。”

  身后事视频发布的第二天,她没法睡觉了,手机一夜没停,她给女儿打电话,“怎么看的人这么多啊?”小区里的邻居也把视频发到群里。她上了热搜。

  点赞50多万的这条身后事视频中,网友们的高赞留言关键词是“睿智”“通透”“豁达”,不少人感叹,朱锦沁让网友看到独居老人的另一面,以及从容面对死亡的心态。

  86岁的“不老松”

  独居是朱锦沁自己的选择。她住在上海远郊一栋有地下室和阁楼的独栋房屋里,这是女儿的房子,靠近浙江的一个小镇。

  老伴2020年秋天去世以后,住在旧房里容易睹物思人,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她走不出伴侣去世的阴影。她白天想着过去一起生活的场景,晚上做梦总是梦见老伴,也想过去住养老院,“一个人挺寂寞的”。后来她换到现在的房子居住,算下来,这是她独居的第三年。

  女儿在房子里安装了20多个摄像头。花园前院,大门口,花园后门口,加起来就有十几个,书房一个,客厅有三个,厨房一个,卧室一个,二楼三个,“就是不放心啊”。

  这些摄像头连接着女儿的手机,女儿夜里上班,只要一有空就看监控。

  朱锦沁自己也可以通过监控看到地下室、院里院外的情况,一个人住的时间长了,加上左耳听不见,夜里外面的声音她分辨不清,但这算是一个安全的小区。她会给网友分享监视器里拍到的画面——有时是花园里来了一只小猫咪,有时是地下室里的一只老鼠。

  早上6点多醒来以后,她会在床上编辑早安图片,群发完以后,再打开她的各个社交平台,回复网友的评论和问候。10月10日早晨,朱锦沁吃了麦片、奶粉和鸡蛋混合在一起的糊糊,两片面包,配上肉松和泡菜。中午是土豆排骨汤面条,配白菜辣椒炒肉丝。她每天就做一顿午饭,晚上吃剩下的。

  白天剩下的时间,她要打理花园。花园里一年四季都有落叶,樱花树,桂花树,还有她也叫不出来名字的树,黄的叶子,淡绿的叶子铺满一地,她先打扫这些落叶,然后再松土,浇花。她种了一棵橘子树,是观赏橘,第一年结了六个果子,很酸,不能吃,去年又结了六个果子,很甜很大。今年结的果子更多了,差不多有30个,拳头一般大,还绿着,她留着,想等孩子们过来吃。

  她出门的时候不多,这天下午她去了一趟超市,买了牛排、春卷、南瓜、面包和牛奶。超市买菜来回半个多小时,每天下午她都会在小区里兜圈子走路,每天的步数保持在4000步以上。

  她形容自己,“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晚上12点睡觉,睡前她都玩上一会数独,现在已是“大师”级别。这也是女儿介绍她玩的游戏,可以锻炼大脑,她已经坚持了十几年。以前是买书,在书上玩,现在她用平板,一路升级。

  “快到终点”

  在短视频上走红之后,一些过去失联的老同学、老同事,都辗转联系上了。很多老单位的年轻人,也纷纷成为她的粉丝,主动和她搭话,“不管认识不认识,反正他关注了我,我就回关一下。”

  她也会让年轻的青海同事,去打听过去失联的同事们,辗转几个弯,总能联系上,老朋友尽管天各一方,但还能聚在网络里聊聊家常。每天互道早安,分享照片,或者是子孙的成长,或者是自己眼前的风景。有时候她还会在群里“一声令下”,要大家把老照片发进来,她要做一个视频相册。急起来的时候,她还告诉对方,“你别吃饭了,赶紧先发过来。”

  老朋友们有的也是独居老人,其中有一位86岁的模特,和朱锦沁过去是同学,53年没有见过面。她物质条件好,雇了钟点工,每天早上跳舞,平时注意护肤,还要烫头,看起来很年轻。重新联系上后,两人每天互相分享生活,朱奶奶手把手教她怎么编辑早安图片。有的独居老人,喜欢画画,画得好,朱奶奶也会将它们做成视频相册。一位女同学,上个月老伴去世了。朱奶奶没有贸然给对方打电话,过了一个多月,才开始聊起“需要多长时间走出阴影”,互相劝慰。

  这几年,她见多了生死。同学们接连离去。有一位同学,不怎么用微信,每年过年都是对方主动打电话来问候。有一年没打,她在这边干等,着急,再打过去时,对方回了新年好,没有说病情,没多久就去世了。

  前两年体检的时候,医生说朱锦沁的胰腺有一个肿块。她当时很紧张,知道胰腺癌是癌症之王,会在短期内去世,没有什么挽救空间。复查时,医生建议她做穿刺,确定一下是良性还是恶性,心里有底,她拒绝。建议她住院,她也拒绝。

  在她看来,穿刺以后,如果真的是癌症的话,穿刺不好会转移到其他器官,“我去做它干啥?如果是恶性的,心里有疙瘩,那死得更快了。如果是良性的,那就更不用管它了。”

  抱着“当它没有”的心态,她平安度过了三年。没有做更多检查。

  自从胰腺肿块的检查出现以后,她开始思考自己的身后事。她不希望,人走了,却没有留下一句话。

  当她和孩子们交流时,女儿能接受,儿子听不进去,不愿意听,觉得谈论死亡很晦气。每次朱奶奶一开口,他都答,“你不要跟我说这个,你不会的,你不会的。”

  “我说怎么不会呢,人都老了,你不想想你爸爸怎么走的,你的那些叔叔阿姨怎么走的?都这么突然走了,一句话都没有。”

  她把财产做了清晰的安排,房子卖掉,钱款子女平分。她不想要墓地,太贵,而且她觉得,除了孙辈偶尔来看之外,再往下不会有人来看了,“不会有人管你的”。

  她内心深处想要海葬,但因为老伴是壁葬,她听从孩子们的意见,也决定壁葬。她不愿意在死亡这件事上花费太多钱,“有这些钱我宁可给他们,人死了讲究这么多干吗?怎么便宜怎么来。”

  当身边的人逐渐离去,像朱锦沁这样的老年人更愿意珍惜剩下的朋友,陪伴彼此最后的人生时光。有一位老同学,只要几天都没看见朱奶奶发微信,就会着急了,在他们的共识里,不发微信就是有问题了。每天发早安,实际上表示“我还健在”。如果不发了,好多同学会长途电话追过来问,今天发生了什么事?确认互相平安之后,他们也不多讲别的。

  10月23日重阳节,每年这一天,老同学们都会组织爬山。今年,她让年轻的学生给她拍些素材,她想要发个视频。爬不动了,但通过网络也算参与了。“路也走得差不多了,快到终点了”,过好一天是一天,不去看远方,只专注当下。

  新京报记者 朱清华

  《新京报》2023年10月23日C06版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