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22:30:31 来源: sp20241116
十年来广东“朋友圈”持续扩大,与24个共建国家缔结27对省级友城
增进民心相通 开启新的“郑和时代”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黄叙浩 唐亚冰 王溪勇 曾美玲 刘倩 唐子湉 陈晓 宾红霞 肖文舸 叶绮涵
发自阿联酋 印尼 马来西亚 老挝 肯尼亚 埃塞俄比亚 埃及
马来西亚槟城,两百多年历史的郑和庙香火不衰。五百多年前,郑和率领的船队满载着中国茶叶、丝绸和陶瓷到访,让马六甲从小渔村蝶变为重要的东西方商贸活动中心。正如马来西亚谚语“切水不断”,中马两国友好交往的情谊延续至今,马六甲州也成为广东的友好省州。时至今日,在马六甲一带,只要会讲粤语、闽南语,便能“无障碍沟通”。
跨越数个世纪,在郑和船队所抵达的最远处肯尼亚,非洲第一所孔子学院为当地学生打开了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遍布亚非欧三大洲的一批鲁班工坊,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帮助当地的年轻人找到了更好的就业机会。共建国家合作往来日益密切,新的“郑和时代”正在开启。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十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积极开展人文交流,广泛实施民生项目,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全力打造合作平台,铺就了一条通民心、达民意、惠民生的阳光大道。在这一舞台上,走出去的广东企业、粤籍华侨华人正凭借自身优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旅交融铺就多彩“丝路”
今年国庆假期,来自广州的旅客鲁先生和家人到迪拜旅行。机场的大屏幕上用汉语打出“十一国庆黄金周”的欢迎语,令他们备感亲切。
“中国元素”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迪拜的街头。在这座备受欢迎的旅游城市的大舞台上,中华文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着东方文明的独特魅力。
就在今年1月,迪拜世博城迎来“欢乐春节”大巡游。随着夜幕降临,迪拜哈利法塔上演的一场新春灯光秀更令人惊艳,这座备受世人瞩目的世界最高楼又一次“穿”上了“中国红”。当地华人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来,中国与阿联酋的往来更加密切,在迪拜看到这样的盛况早已不是新鲜事。
旅游市场的热度,在航线布局上有了最直观体现。南方航空有关负责人介绍,南航广州-迪拜航线每日一班,换季后将加密至每周10班;南航深圳至迪拜航线每周一、周三、周五、周日执行一班。
十年来,共建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旅游往来更加频繁,铺就了一段展现世界之美、惠及各国人民的多彩“丝路”。
西双版纳是国内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中老铁路西双版纳站党总支书记李奇伟说:“不少国内的出境游客,和来自老挝、泰国等地的入境游客,都会选择在此停留游玩。西双版纳站也成为了中老铁路线路上客流量最大的车站。”在马来西亚槟城海边,民宿老板面带笑意地“抱怨”:“今年从中国来的游客尤其多,人手都不够用了。”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已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中国在44个国家设立46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其中共建国家32家;在18个国家设立20家旅游办事处,其中共建国家8家。
桃李芬芳架起友谊桥梁
在老挝北部的博胶省湄公河左岸支流南塔河上,中老电力合作重点项目——南塔河1号水电站已投运超过四年。四年来,水电站附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水电站营地附近的哈南村和王利村,老挝南塔河1号电力有限公司老挝籍员工王万中带记者参观了南方电网投资建设的两所中老友好学校。王万中曾在中国留学,2015年毕业后便进入了老挝南塔河1号电力有限公司工作,深度参与了中老友好学校建设工作。
“以前村里的学校设施简陋,是用木材和稻草搭建而成,很不牢固。不少学生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辍学。”王利村中老友好学校校长Modtanouy Seansulin说,中国企业不仅援建了新学校,还修好了上学的道路和体育场地。
“这是‘一带一路’倡议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的最大改变。”王万中说。“现在当地人都愿意送孩子到中老友好学校念书,希望他们都能学好中文,以后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十年来,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一个个基础设施项目托举起繁荣发展的梦想,而教育交流则为共建各国民心相通架设起“无形”桥梁,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主动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事业中。
印尼建国大学人文学院中文专业教师张家钱就是这样的例子。在印尼棉兰念完本科后,张家钱顺利申请到孔子学院奖学金,从2015年起到广州求学,先后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攻读了硕士、博士学位。
“我是印尼华人,在印尼的时候就听说过‘一带一路’倡议。到中国交流学习后,我对这个倡议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张家钱说,在中国度过的几年时光,不仅是一段宝贵的求学经历,还为他开启了一段难忘的寻根之旅。
“我们家祖籍在梅州大埔西河镇,但过去一度和老家亲戚失去了联络。”张家钱说,在一位到印尼棉兰交流任教的中国老师的帮助下,这根断了的“线”再一次被接上。“趁着在广东读书,我找机会回到梅州,见到了很多失联多年的亲戚,也了解到先辈们是如何从梅州出海,到印尼打拼。直到现在,我和这些亲戚还保持着联系。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而获益。”
完成学业回到印尼后,张家钱在大学里教中文,也成了一名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学生们对学好中文很有热情,我们学校常常举办书法兴趣班、武术班,让更多学生了解中华文化,走近‘一带一路’。”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已与45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中国院校在132个共建国家办有313所孔子学院、315所孔子课堂。
亚典耀大学孔子学院是在菲律宾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在第三任中方院长、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梁广寒的推动下,这里建成了完整的菲律宾本土汉语师资培养体系,开设了菲律宾首个中英双语、双专业双学位的学士项目。2018年,亚典耀大学设立了菲律宾首个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点。
“目前有一些毕业生留在亚典耀大学孔子学院任教或继续深造,我们现在已经‘自产自用’本土汉语教师了。”梁广寒表示:“本土师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已经踏出了第一步。像我们中国人学英语,承担英语教学任务的老师更多还是中国人;反向思考,我希望孔子学院也能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培养本土汉语师资。”
民间交往绘就精细“工笔画”
“今年底,我会带着印尼的龙狮队,回江门参加国际龙狮比赛。”谈起中华传统龙狮文化时,印尼广肇总会副总主席胡建章格外兴奋,向我们展示了一份电子邀请函。
在东南亚能够学到正宗的舞龙舞狮吗?面对这一疑问,胡建章笑着说:“舞龙舞狮,自有它的‘套路’。在印尼,一代代华人把这些技艺流传了下来,说不定我们的‘套路’更正宗呢。”
胡建章祖籍广东江门,是印尼的第三代华人。由于年事渐高,近几年来,胡建章从生意中抽身,把更多精力投入推动中印尼两国的友好交往中。在胡建章看来,龙狮文化可以为两国人民架起一座文化桥梁。
“一开始,我们在印尼组织舞龙舞狮表演,当地的年轻人看到后,觉得很有意思,就主动报名,要学习这门技艺。”胡建章介绍:“后来,我们又在印尼各地组织比赛,胜出者可以获得奖品。这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舞龙舞狮的热情。文化的力量润物细无声,这是其他方式难以做到的。”
胡建章还在印尼泗水创办了小太阳三语学校。“开展华文教育是我们老华人的‘留根工程’。开展中文教学是我们学校的办学初衷。如今学校有近千名学生就读。”他介绍:“最让我欣慰的是,我们每届毕业生虽然人数不多,但有不少学生通过了国际汉语水平考试,还有十多位学生申请到奖学金赴中国深造。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们相信这样的机会还会越来越多,也希望能有更多力量、资源支持海外华文教育。”
此前,在胡建章的奔走推动下,印尼泗水与广东广州、福建厦门等城市先后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
据统计,60余个共建国家的城市同中国多个城市结成1000余对友好城市,72个国家和地区的352家民间组织结成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广东友城“朋友圈”持续扩大,与24个共建国家缔结27对省级友城。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离不开求同存异的文明对话,也离不开民间交往走深走实、添砖加瓦。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一栋低调的南洋老建筑里,马来西亚华人行业总会会长林金宋翻看着老照片,向我们介绍了总会的历史。如今,马来西亚华人行业总会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工商联合会,134个会员单位覆盖批发零售、制造业、教育培训等各行各业。
作为会长,林金宋常年往来于中马之间,致力于推动两国企业经贸交流。近年来,林金宋明显感受到,日渐频繁的民间交往交流,带动了经贸合作的加速“升温”。每年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大型展会期间,总有会员企业负责人找他牵线搭桥,介绍合作伙伴。
“仅靠一家家企业分头对接,效率不会很高。我们行业总会和各类商会可以发挥链接企业资源的优势,为两国企业合作往来搭建平台,促成更多合作。这既是机遇,也是使命。”林金宋说。
民心相通,无远弗届。“丝路”的一端连接着商贸往来,另一段连着各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这份情谊跨越了山海阻隔,跨越了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为共建国家人民共同开创了更美好的未来。
丝路故事
咖啡香气
氤氲老广“丝路”情
马来西亚槟城,风光旖旎,古迹众多,随处可见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印记。在槟城闻名于世的壁画街,一幅名为“骑自行车的小孩”的壁画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打卡地点,每一天都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在这幅“名画”的斜对面,一家小店里不时传出磨豆声音,飘出阵阵咖啡香气。店门口写着“江夏”二字的木质匾额,让不少过路的游客好奇驻足。
看到是来自中国的客人,店主罗翌绫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店里的物件。“这块匾额是个老物件了。‘江夏’是姓黄的‘名片’,也是我先生的姓氏,我们把它保留了下来,希望传承好背后的文化。”
“我的父亲来自广东潮汕的普宁,上个世纪飘洋过海来到槟城打拼,也在这里安了家。”罗翌绫热情健谈,擅长讲故事。在这家小店里,她带给顾客的不仅是美味的咖啡,还有父辈留下的精彩故事。
也因此,许多游客成为了这家小店的回头客。“这些老顾客来到槟城,都要特地来店里‘见老友’,看看我的店还有没有在营业。”罗翌绫说:“其中来自中国的顾客尤其多,还有不少和你一样,是‘胶己人’。”听说记者也是潮汕人,罗翌绫自然地切换到了“乡音频道”。
槟城是马来西亚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在这里,潮汕粿汁、海南鸡饭等地道中餐随处可见。“中国和马来西亚之间有着天然的情感‘纽带’。”罗翌绫说,“这几年我们也想回家乡去看看,听说现在有高铁直达普宁,高铁站就在我们村旁,从广州出发只要两个多小时,非常方便!”
“我们之前去过广州,发现遍地都是咖啡店,根本喝不完!现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和喜欢咖啡。”说到尽兴处,罗翌绫取出店里的咖啡豆介绍起来。
她告诉记者,如今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身在中国、东南亚的消费者,很方便就能买到产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品类咖啡豆。咖啡豆香,更成了跨越国界的文化和情感链接。
“我们很期待,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让中马两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未来我们在两国之间往来,也能更加便利。”罗翌绫说。(南方日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