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只为发展特色渔业

发布时间:2024-11-22 01:43:28 来源: sp20241122

原标题:跋山涉水,只为发展特色渔业

西藏建起了冷水鱼类基地,新疆产出了“天山雪蟹”,青海有了鲑鳟鱼类养殖区……这些“大手笔”背后,蹲守着这么一支团队——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团队。“能够保护和发展当地的渔业资源,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就是我们水产人最大的乐趣,也是我们创新团队的初心使命。”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王成辉教授近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感慨道。

籽籽同心,团结情浓。从辽阔的新疆、西藏到云南、贵州、广西、宁夏、内蒙古,从渔业科技服务到人才培养,从20世纪50年代绵延到今天,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专家们从校门走出,以组团模式在西部一线守护特色渔业种质资源,成了当地群众口中的“鱼博士”、致富的“引路人”。

高原“牧民”变“渔民”

“那儿环山苍翠,那儿河水漫漫,那儿鲑鱼游弋。”这不是梦境,而是这支创新团队亲手打造的高原鱼池基地。如今,那儿成了他们最牵挂的地方。

这片依山傍水的地方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海拔3300多米。当地“亚东鲑鱼”冷水鱼的生存、繁衍环境极为特殊,人工繁育一直是难题,多年来无人敢挑战。

2015年,该团队接到了助力亚东脱贫和稳藏守边富民兴业的精准扶贫任务,先后有84人次深入西藏开展工作。在气温零下20摄氏度的基地,他们克服高原反应,天天和流动的冰水打交道,用了3年时间,终于打破了“高海拔”“超低温”“受精卵奇少”“孵化期超长”“驯食成活率偏低”等制约鲑鱼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这个过程中,我们把当地百姓请到身边,和我们一起工作。”团队成员王军说,“这样既能让他们学到鱼类的科普知识,还能‘以工代训’,让他们拿到了补贴,改善了生活。”之后6年时间内,这支来自上海的科技服务团队在亚东建成了1个鲑鱼繁育基地、4个苗种培育基地、5个工厂化车间和1个成鱼产业园。慢慢的,当地牧民变身为“渔民”。他们纷纷表示:“是上海养鱼的专家让我们获得了实在的利益。”亚东也成了西藏现代化和规模化程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冷水鱼类基地。

“鱼博士”授人以渔

从西藏到新疆、青海,该团队力争将冷水鱼繁育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带到更多地方。

塔里木裂腹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河流中。该团队100余人次入疆,在“找鱼”“摸鱼”的过程中,多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行程超80万公里。他们率先攻克额尔齐斯河流域特种鱼类繁育与养殖相关技术,并推广至全国20余个省区市养殖,掀起了养殖新疆冷水鱼类热潮。

该团队开发了塔里木裂腹鱼的人工繁育与资源保护技术,在塔克拉玛干边缘设计了我国第一个裂腹鱼专用养殖场,抢救性保护了这“条”鱼。

此外,该创新团队还选育出新疆第一个水产新品种,开展河蟹和小龙虾良种推广,每年为10万余亩养殖基地提供技术服务。他们编撰的新疆首本《虾蟹养殖技术手册》,为民族地区的高效养殖提供了技术蓝本。耐盐碱罗非鱼新品种首次在新疆养殖应用成功,推广养殖8000亩。他们连续25年到阿勒泰地区开展渔业科技服务,足迹遍布7个县8个团场,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鱼博士”。

如今,科技支撑的渔业成为新疆特色产业“新名片”。该团队还为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冷水鱼繁育基地提供全套技术服务,支撑青海成为全国产量最高的鲑鳟鱼类养殖区。

该团队首任负责人李思发介绍,团队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建立了涵盖形态、组学遗传等8个层次最全面的水产动物种质研究方法与评价技术体系,首创了“系内群体选育+系间配套杂交”育种理论与技术。

要端牢中国饭碗,良种培育是关键;要建设渔业强国,种质开发是核心。黄浦江畔的科技成果攀上高原、踏进戈壁、深入沙漠,打赢了渔业种质资源“保卫战”,拓宽了西部人民致富新门路。(记者 王春)

(责编:方经纶、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