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4:43:23 来源: sp20250110
中新网 西安11月12日电 题:乌兹别克斯坦青年伊穆的译者人生:学海无涯,编舟渡之
中新网 记者 张一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乌兹别克斯坦“80后”伊穆对于中华文化的经典早已烂熟于胸。他常说,“每天能学到一些汉语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伊穆介绍其翻译出版的乌兹别克语版《孟子》。 张一辰 摄伊穆出生于距离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100多公里的一个小村庄,2010年前来中国求学,那时的他大概不会想到,翻译古汉语将是他一生为之付出事业。
“我从小就喜欢历史文化,当我有一天从书本上看到了中国长城,这个古老的历史建筑和遗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我又看到了一幅图片上写着‘上’和‘下’两个汉字,但并没有标注其含义,从那时起,我就想要搞清楚它们的含义。”谈及对汉语兴趣的产生,伊穆如是说。
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高中毕业之后,伊穆考入当地的一所大学,学习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同时,他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里的汉语班进行学习。“当时学了一段时间觉得汉语太难,心中也打起了退堂鼓,想要放弃。”伊穆回忆道。
或许是与汉语缘分未尽,在伊穆大学毕业那一年,通过汉语班老师的推荐,他踏上了来华求学之路。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来到中国后,我总结了自己以往在学习汉语中的问题,加之有了语言环境,汉语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伊穆坦言。由此,他也坚定了一个想法:“把汉语学精,做一名翻译家。”
如今,在长安大学攻读博士的伊穆已经翻译出版了《论语》《孟子》《古代中国的智慧》《汉乌会话指南》等多本书籍,“我要把中国优秀的'国学'书籍翻译成乌兹别克语,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读懂中国。”
“我是一个农民家的孩子,父母都是农民,对于我所从事的翻译工作,他们心中充满了问号,靠这个养家糊口吗?”伊穆笑言,“但当我父母看到我翻译的书籍成册出版时,最高兴的也是他们。那时,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了。”
在翻译的路上,伊穆步履不停。今年9月,他历时八年编写的《乌汉词典》正式出版。这本词典收录了8000多个词汇,涵盖了日常基本字、词、句的乌兹别克语和汉语之间的互译,以及部分专业词汇,可供两种语言的学习者参考使用。
“学习和翻译这些中国经典国学著作,提高了我的中文水平,更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在十三朝古都西安,深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伊穆如鱼得水,他曾在一封《写给西安的情书》中写道:“我叫你儒家时,我们是亲人;叫你唐诗时,你是我的恋人。我们又已成为最好的朋友,红颜知己。”
诚然,伊穆所行之事,犹如在浩瀚的字词海洋里编一叶小舟,若要到达梦想的彼岸,专注、热爱、勇气与坚韧缺一不可。
“我属虎,今年37岁,我粗略算过,要将四书五经全部翻译完至少还需要三四十年,为了达成这个人生目标,我会‘活到老,译到老’。”伊穆笃定道。(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