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31 08:31:40 来源: sp20241031
科学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性
黄群慧 倪红福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明确要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积极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由包括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内的各类现代产业构成的产业体系,是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遵循一般意义上的现代产业发展的规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现代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沿着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持续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又要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全面认识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具备的基本特性,在科学的认识基础上推动有效的建设实践,具体可以从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协调性、包容性五个方面进行把握。
完整性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性是指各类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整、产品品种丰富完备、零部件配套能力强的基本特性。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形成了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工业规模大、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和范围经济,是我国产业体系的巨大优势,体现了我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建设具有完整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利于增强发展的安全性和主动权。同时,具有完整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这既符合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也是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建设具有完整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围绕建设具有完整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应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加快补齐短板。完整性就是要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目前,我国在一些技术含量高的细分行业还有缺项,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方面与国际先进工业水平还存在差距,产业链供应链中一些关键环节还受制于人,要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加快补齐这些短板,不断提高产业体系完整性。
二是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我国劳动力低成本比较优势逐步弱化,一些企业开始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存在着产业链外移以及制造业配套能力受损等风险。要鼓励企业“走出去”,同时在国内建设现代核心工厂,将核心制造能力留在国内。
三是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冲击下,一些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而一些地方简单通过“一刀切”政策将传统产业作为低端产业淘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产业体系的完备性。要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通过现代化技术改造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简单将传统产业等同于低端产业和落后产业而要求其退出。
四是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尤其是注重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建设。不断完善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强化各类企业技术经济联系,提高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巩固和强化我国产业体系的完备性。
先进性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先进性是指产业体系中的各类产业技术水平处于前沿状态的基本特性,要求产业大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方法,符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总体呈现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新兴技术特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先进性,确保产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高地,让创新深深扎根于产业发展的土壤中。着力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体系的技术先进水平不断提高,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也要看到,我国整体技术水平先进性尚有待提高。从创新投入看,虽然近年来研发投入大幅增长,但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累计研发投入规模还不足,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较低。从研发产出看,在专利量、技术方向覆盖面和领域内均衡性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对外依存度较高。总体上看,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底层技术开发能力仍欠缺,一些企业处于模仿创新和正向设计能力形成阶段。对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我国制造业质量效益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创新效能仍需加力提升。要大力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不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当前,围绕建设具有先进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应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更多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不断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群体。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强化高水平自主技术要素供给,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强化需求和场景牵引,高质量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中试、应用验证平台,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前瞻谋划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
二是积极探索有效投资机制。适度超前加大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尤其是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
三是建立完善产业基础能力评估制度。加快实施针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的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电力能源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工业母机、高端医疗装备和现代农机装备等领域,积极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努力在关键领域突破一批带有创新性、标志性的装备。
四是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五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抓手,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工业化体系。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下大气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以能源革命和绿色制造为突破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现代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和以绿色制造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安全性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安全性是在统筹产业发展和产业安全、统筹开放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前提下,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的基本特性。建设具有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通过“自主”的方式达到“可控”进而实现“产业安全”的目标。从产业链角度看,产业体系自主可控是指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具备较强的把控力,对链条上的各环节、各主体、各要素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平稳运行,在特殊时期保障基本安全。这既涉及原料、零部件、生产设备、机械装备等实物资产的供应,也涉及技术、软件、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供应。
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以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为基本逻辑,在全世界范围寻找最优生产方案。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持续发酵,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未来全球制造业和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将朝着区域化、本土化、数字化等方向加速调整和重塑。产业安全风险日益上升为重要议题,各国都开始谋求建立独立自主、安全可控的产业体系。
在此背景下,我国面临如何确保产业安全、增强发展主动权的重大挑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积极探索在开放型经济体系下有效提升国家产业安全水平、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有效路径。
一方面,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反对保护主义,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以国内大循环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培育更多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促进我国产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在全球市场中提升产业竞争力。
另一方面,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薄弱环节,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端芯片、操作系统、新材料、重大装备等核心技术的率先突破,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效推进强链补链稳链。积极开展重点领域产业竞争力调查和产业安全评估,完善产业安全管理体系,尤其是建立权责清晰、多部门紧密协作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强化产业安全政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规划、重大科技专项、反垄断等经济政策制定实施的指导和协调作用。
协调性
产业体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这个系统由技术、资金、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组成,并在空间组合和时间连接的相互作用下,发展形成具有复杂结构的生态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协调性是指在产业结构演化过程中,各类生产要素有机组合、各类企业高度协同、各产业之间有效配合、产业链条各环节有序承转、实现区域合理布局的产业体系运行状态特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构建要素高效配置、产业有机协调的体制机制,进而推动产业门类之间、区域之间、上下游环节之间、大中小企业之间、资金技术劳动力各要素之间的高度协同耦合,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产业结构呈现出高级化、合理化演进趋势。
提高产业体系的协调性,是解决区域和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没有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就不能有序承转联通,供给和需求无法高效动态平衡,国内大循环就无法畅通无阻,国内国际双循环也就不能有效相互促进。新时代以来,我国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无论从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比例关系、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方面看,还是从区域协调发展、企业成长过程方面看,都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合理化发展。
需要看到的是,我国产业体系的协调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市场化对接融合机制和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科技创新的要素和成果还不能很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支撑作用还不够强,实体经济产业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不平衡,存在经济“脱实向虚”趋势,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还不够强,金融业和实体经济产业之间资金循环存在堵点和淤点;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还有待推进,贸易成本高、要素流动成本高问题较为明显,基于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分工格局还有待完善,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还比较显著;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程度不够,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有待深化。针对这些问题,需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协调性。
一是深化科技和产业创新体制改革,不断加强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完整的创新体系,努力修补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之间的链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二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重视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加大力量培养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形成实体经济吸引这些高素质人才的体制机制。
三是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畅通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循环,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四是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利用数字技术对制造业、服务业、农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改造,大力开拓数字化转型场景,不断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五是大力推进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有效协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深度融合。
六是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促进各类产业要素有效流动配置。基于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完善高新园区、产业园区的功能和布局。
包容性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包容性是指产业体系内的现代产业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技术创新在促成产业现代化、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会影响收入分配格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发达国家大多呈现出收入差距逐年扩大的趋势。国外数字经济发展已经表明,数字技术广泛应用过程中会给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冲击:明星企业占有了绝大部分利润、数据和市场份额;相对于资本要素所得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数字技术对操作性技能劳动者替代引发收入分配极化趋势。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要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引导科技人员开展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促进共享发展。具体而言,更加积极地消除城乡之间、社会不同人群之间的数字鸿沟,更加主动地推动数字技术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中的应用,建立适合新就业形态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水平,使数字经济红利更好惠及大众。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通过分配制度的完善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包容性,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经济日报)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