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谢多夫:百年博物馆如何“走出”院墙?

发布时间:2024-06-05 20:27:18 来源: sp20240605

   中新社 莫斯科4月22日电 题:百年博物馆如何“走出”院墙?

  ——专访俄罗斯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长、俄科学院东方所首席研究员谢多夫

   中新社 记者 田冰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俄罗斯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18年。当时苏联人民教育委员会博物馆委员会会议决定,在莫斯科创建一家名为“亚洲艺术”的博物馆,从而成为苏联、俄罗斯首个从事东方艺术品收集、研究、展示和教育的博物馆。

  在长达百余年的历史中,该馆多次更名(亚洲艺术博物馆、东方文化博物馆、东方民族艺术博物馆)并多次搬迁,直到1984年迁至目前这座历史建筑。该馆收藏有来自亚洲和非洲110多个国家的绘画、雕塑、图形和装饰艺术品,藏品总数超过16万件。如今,该馆已成为世界上保存、研究和陈列东方艺术最大的文化机构之一。

  到博物馆看什么?今天的博物馆如何吸引更多观众?中俄文博机构如何更好地交流合作? 中新社 “东西问”日前专访了俄罗斯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长、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亚历山大·谢多夫博士。

视频:【东西问】专访俄罗斯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长 百年博物馆如何“走出”院墙?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东方艺术博物馆有哪些珍贵的中国藏品?根据您的研究和理解,可否举例说明这些藏品蕴含着怎样的中国理念和文化意涵?

  谢多夫:自我们博物馆成立之日起,中国藏品就在馆藏中占据首位。现在它仍然是我们藏品最多的部分,博物馆中国部拥有超过2万件藏品。这些藏品主要是通过苏联、俄罗斯收藏家,以及曾在中国工作的外交官和商业人士的私人捐赠而来。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俄罗斯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中国展厅。田冰 摄

  在俄罗斯,对中国藏品的兴趣由来已久,尤其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更为流行,当时许多艺术家和知识分子认为收集中国物品是一种好习惯。绘画、版画、应用艺术,尤其是中国工匠的手工艺品,如骨制和木制艺术品,非常受欢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博物馆与中国的博物馆之间建立了紧密联系,有时我们会收到非常重要的礼物。例如,1957年中方赠送给博物馆一批工艺品。我们拥有众多中国陶瓷、书画、木版画、刺绣等各种收藏。在俄罗斯,除了冬宫博物馆外,我们可能是拥有最好的中国传统绘画收藏的博物馆之一。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俄罗斯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中国展厅。田冰 摄

  在馆藏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可以发现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形式有所不同:有黑白水墨的单色画技法,也有彩色工笔画技法。中国画的工笔、写意和没骨三种绘画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画家恽寿平采用后者方式创作的系列“花鸟”主题画册藏于我馆。我们还拥有15、16世纪的中国大师,如祝允明和仇英等的书画作品以及其较晚期临摹品。中国书法又被称为“美丽的书写艺术”,馆藏的祝允明草书作品,其特点是线条的表现力、饱满的笔墨与行云流水的笔触形成鲜明对比。我们还拥有很多中国近现代艺术家的作品,著名的如齐白石、徐悲鸿等。

  自古以来,中国就形成了一种基于二元论存在观的特殊世界观,认为宇宙的和谐是由阴和阳(大地和天空,雌和雄)组成。反映在艺术中,这种理念体现为龙与“火珠”的形象,以及几何形状的组合,特别是圆形和方形。这些装饰元素可以在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和玉石器上看到,其中包括馆藏的玉琮、商代的觚杯,以及战国时期的玉璧等。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俄罗斯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中国展厅。田冰 摄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直到18世纪在欧洲还被称为“中国秘密”。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瓷器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陶瓷艺术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思想以及道教与佛教禅宗的义理,其基础是对存在规律的理解不是通过逻辑,而是通过直观方式。瓷器艺术品有意设计的曲面轮廓和奇异的釉料自然流动乃至开片,体现了“残缺”“自然”的理念。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俄罗斯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中国展厅。田冰 摄

  在东方艺术博物馆,中国展厅是最大的,展出的物品总是引起参观者极大的兴趣。

   中新社 记者:当下社会,博物馆如何在沟通各国文明、传播文化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谢多夫:在我看来,博物馆存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展示那些馆藏的各国文化。基于我们的藏品,认识了解中国文化是博物馆的使命之一,我们正努力并成功地从事这项工作。

  我们博物馆有些特别。我们没有收藏俄罗斯艺术品或工艺品,而是收集、收藏来自亚洲国家的艺术品,并向俄罗斯观众、莫斯科居民以及首都的客人介绍这些东方国家的文化和艺术品。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俄罗斯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中国展厅。田冰 摄

  东方艺术博物馆至今仍然非常受欢迎,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非常流行,因为那时候出国旅行,特别是去东方国家并不像现在这样常见。但即使现在,人们可以轻松前往越南、泰国或中国香港旅行,对我们博物馆和藏品的兴趣依然存在。因为在飞往一个国家之前,特别是当你第一次去时,最好先到博物馆了解一下,你将在那里看到什么?或者听一听关于那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艺术的讲座。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所做的。

   中新社 记者:东方艺术博物馆和中国文博机构之间有哪些交流合作?未来有哪些计划活动?

  谢多夫:几年前,根据我们中国同行的倡议,成立了数个博物馆联盟,其中就包括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东方艺术博物馆在2017年签署相关协议成为联盟成员。

  2018年,首届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大会在北京举行,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次特展,金砖五国的博物馆都带来了自己的展品。

2018年4月12日,俄罗斯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长谢多夫(左二)在北京参加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第一次会议。受访者 供图

  我们达成协议,将每年举办与该联盟大会相配套的展览,但疫情干扰了我们的计划。因此,我们的合作当时转移到了线上,与联盟成员定期举行线上会议,还发行一个名为“艺术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在线新闻报,定期发布文博新闻。

  此外,东方艺术博物馆也是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成员,在联盟框架内联合办展;在文物研究、学术交流、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有益尝试,取得显著成效。

  我们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保持着非常好的联系